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10年,特变电工全集团近两万名员工,总收入为200亿元,人均劳动产值在100万元,大概是欧盟和世界先进水平的三分之一。2014年,特变电工总收入超过400亿元,员工2.1万人,人均劳动产值达到200万元。2016年,我们将努力实现产值600亿元,人均产值达到300万元,接近欧洲目前的水平。”
在12月22日至23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参加会议的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经济新常态下,特变电工正在瞄准国际标准,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全力推行工业4.0,全方位打造企业升级版,不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
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确保提质增效升级取得新成效,以促进新疆经济平衡健康发展,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张新说,他的理解就是,新疆这些年一直在大力倡导优势资源转换,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工业企业一定要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在国内外有竞争优势的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并努力延长产业链,这样才能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安置更多的人就业,同时也为自治区增加税收源。
这些年,特变电工一直在把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转化为煤—电—硅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和煤—电—精铝加工产业链,不仅在特高压变压器研制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在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发展上均实现了突破,把传统的能源或者矿石转化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并且在国内国际领先。现在,特变电工不仅生产各种输变电设备,还以工程总承包人的角色在国内外大型电力工程中大显身手,实现全方位发展。
张新说,这些年,特变电工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特变电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年四月,他参加了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会,德国和欧盟都提出了要大力推动工业4.0,实现工业生产的数字化。特变电工目前可能还不到工业3.0的这样一个水平,差距还是很大。通过对德国、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同类产品标准的对标,特变电工从2010年起正在全力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并将信息化覆盖到全产业链。今年,特变电工也在企业推动工业4.0,利用现在的数字化设备、智能化设备生产出智能产品、智能服务,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高了产品的增加值,提高了全员职工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增强服务中国和服务世界的本领。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无止境的,不是说买来装备就完成了,你还要用信息化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机融合,要向服务业转型,实现工业设计—工业集成—系统集成—安装服务—运营维护一体化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增加值,到那个时候,我们有可能会赶上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同类水平,特变电工将努力在十三五末期成为世界输变电设备制造的引领者,这也是我的中国梦。”张新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