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内涵与外延
能源互联网的内涵是以互联网思维和理念变革能源基础设施。如果说智能电网还是现有电网架构上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解决设备利用率,安全可靠性、电能质量等基本问题;而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性拓展在于采用互联网理念、方法和技术实现能源基础设施架构本身的重大变革,使得能量的开放互联与交换分享可以跟互联网信息分享一样便捷。能源互联网区别于传统能源基础设施的本质特征包括:
开放
互联网实现信息的随时随地接入与获取,主要取决于开放式的体系结构。能源互联网要实现开放性,需要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用能装置的“即插即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要借鉴互联网的发展方式,走标准先行、应用驱动,进一步带动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道路。
互联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本质不同在于“广域网”必须解决规模化开放互联的问题,这就需要简洁易行的标准协议作为基础。“局域网”内部可以进行多种能源形式的转换,可以进行风光储用的平滑与协调,但“广域网”的互联必须是建立在局域消纳的基础,形成简捷的能量交换方式,才可能实现大规模互联。
对等
同传统电网自顶向下的树状结构相比,能源互联网的形成是能量自治单元之间的对等互联。任意单元之间的连接是逻辑上的,真正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分散路由的基础之上。能量的传输应该是多次路由的结果,其间是解耦的,进而可以避免一系列安全稳定性问题;同时传输路由路径之间可以是动态互为备用的,在保证冗余和可靠性的同时不降低系统的利用率。
分享
分布、分散与分享也是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原来仅依赖于中心调度与管理的功能可以采用分散-协调的方式来更高效地实现,而“局域网”(如微网)的监控甚至可以采用没有“中心”的对等模式。借鉴互联网应用中借助社交网络的信息分享机制,能源互联网中各局域网间的能量交换与路由也都是就近实时动态进行的,以分散式局部最优和高效的全局协调来实现电网整体能量管理的调度优化。
能源互联网的外延在于信息物理融合,真正实现信息能源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与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的内在动因决定了信息能源基础设施走向融合一体化发展的道路。未来信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为核心,通过高速通信网络相连接,同时支持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接入,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明显的能源瓶颈;同时,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对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能源基础设施之间的功能、性能等方面的互补性也为其融合一体化提供了经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