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多晶硅厂在电力供应紧张时停产,把相应的生产任务移到后面的电价便宜时段,这个企业就可获得三重收益,既获得了主动参与调峰的补贴收益,还降低了自己的电力消费成本,另外每月每个参与调峰的MW还能获得2500欧元的固定收益,当然,这种商业模式的实现必须以能源互联网为基础,要求电网企业在用户侧引入智能控制系统,才能使瞬间的智能化操作成为可能。
另外,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这种新的业态将大规模涌现。一个虚拟发电厂可以由不同类型电源组成,如风力发电机、光伏组件、微型水电站以及微型生物质电站、电梯势能发电等小规模并且不稳定地电源。虚拟电厂运营商可以像现在的金融工程一样,利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机械技术,在各种现有电源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电源、不同项目之间的组合和分解(消纳和储能),以设计出符合客户特定用能需要并具有经济性的电源组合。通过虚拟电厂工程,可以弥补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发电本身的不稳定性缺陷,从而虚拟电站也可以当成传统电站一样对待。
在能源互联网的发源地德国,已经有多个虚拟发电厂“落成”,电厂的构成包括热电联产机组、水电站、风电场、光伏电站等电源,其实际能效和经济效益均要高于单独运行这些电源。德国电信还在向家用客户销售小型燃气锅炉发电机,这些发电机将接入互联网和电网,让它们在为家庭供暖之余,还可以共同作为一个虚拟电厂,供能源公司调用。根据美国调查公司Navigant Research 2014年10月最新公布的预测,全球虚拟电厂合计容量到2023年将扩大至28GW,相当于1.3个三峡电站,而这些发电能力将大部分由居民屋顶的光伏电站和海上的风力发电机组提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