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得McGraw Hill Construction 行业洞察和联盟副总裁 Harvey M. Bernstein 说过:“据承包商报告,信息移动化投资价值已取得显著成果,项目周期缩短了 9%,项目成本减少了 10%。”那么,大数据的流动以及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现,需要哪些技术来帮助实现?
Walter: 三维、协同、信息移动以及资产管理等技术都是关键技术,而Bentley正是这样一家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商。Bentley最初的产品是三维建模平台MicroStation。十几年前,我们推出了三维协同设计平台ProjectWise。随后,我们通过创新和并购整合了eB、Ivara等产品,提供AssetWise系列丰富的资产管理工具以及各种移交工具,帮助用户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众所周知,在工程界,大项目就面临巨大挑战。例如:一个大坝的建设会有很多的参与方,这些设计、建设、运维等众多机构的协同绝非像你我今天这样在办公室开个会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技术工具来帮助实现。
我们提供的ProjectWise协同平台不仅可以集合来自不同信息源的数据,同步协调参与各方,而且还可以把这些数据传递到生命周期链条的下一个阶段,也就是建造与运维阶段。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与建研科技联手推出了本土化的协同平台 PKPM-PW。我们专为迎合信息移动需求而推出的超级翻译机 i-model,它能把来自不同地方的各种不同格式内容轻松发布到你的手机上,你可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随时随地获得准确的信息,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在传统的模式中,当你拿着手中的图纸到现场的时候,信息可能已经过时了。
资产的运维是一个最新的趋势。任何业主和运营商都希望他们的资产在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率,同时把维护费用降到最低,所以常常根据资产性质制定了每月或者每小时一检修这样的计划。但是问题在于,故障不是按计划发生的,就连同样的资产都有着千差万别的故障。即使我们同时购买同品牌的两辆汽车,故障发生的时间不一样,发生的部位也可能完全不同。所以,这就要求做好资产运营的实时监测,随时发现需要维护的地方,以免因发生故障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我们在2012年收购Ivara后,整合提供资产性能管理服务,就是一套对于运营和维护至关重要的核心系统。它可以读出所有资产的运行数据,并对可能将出现故障的设备发出预警,目前已经在电力、石化、矿等资产密集型设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