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为的变化也是瓦尔塔需要抓住的。“车主买第一辆车的时候根本不懂,买第二辆车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去不同的地方保养,比如快修店、轮胎店,并且会对比了。”吴江解释说,在竞争更自由的情况下,品牌开始变得重要起来。
瓦尔塔的策略是,让更多人掌握蓄电池养护的知识,顺带记住瓦尔塔的名字。
根据瓦尔塔的调查,90%的车主遇到无法启动的情况都是因为蓄电池没电。而在成都,只有10%的车主会主动更换蓄电池。这个市场刚开始接受启蒙,是植入品牌形象的最佳时机。
过去一年,瓦尔塔在全国44个城市启动了品牌路演,试图用游戏、抽奖的方式向车主和维修店宣传蓄电池的更换和挑选知识。这些活动除了增加其直接与车主的沟通的机会,也是一个对经销商进行教育的机会。
“我们的目标是首先把经销商变成蓄电池专家,然后它们会让维修厂、快修店、汽车用品店的店员变成蓄电池专家。”吴江说。在他看来,这些将产品推向终端的人,也最终能把瓦尔塔品牌推向更多的车主。
路演活动之外,瓦尔塔的销售团队也会为经销商提供标准的宣传物资、检测设备和技工培训,并帮助他们一起开拓优质的终端客户,比如品牌连锁维修店。
这个层层教育的过程富有挑战。在国外,消费者获得蓄电池的渠道大多为品牌连锁机构,合作相对稳定。而在中国,尤其是新兴城市,快修店、汽车美容店等个体渠道发展迅猛,它们的面积、维修条件、地理位置差别很大。如何使产品渗透到每个终端,并保证品牌形象的统一,是瓦尔塔必须克服的问题。吴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也承认没有太高明的办法:“只能一点点地推进,在二三线城市当然会更困难些,关键是经销商的快速执行力。”
一些过去少见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营销手段也开始出现。瓦尔塔在几个月前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平台,消费者可以在上面查询自己车辆适配的蓄电池型号,或是了解冬季蓄电池保养的知识。
好消息是,中国的汽车消费正在升级,中高端车主越来越多。在像成都这样的城市,这些车主更愿意聆听品牌教育,瓦尔塔优势的中高端产品也符合他们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车主们幼稚的问题对瓦尔塔或许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它的“教育计划”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