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电网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对于微电网的经济分析目前还是个难题。
之前,有分析常把微电网和分布式发电放在一起,感觉微电网是在常规分布式发电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块造价,这就造成了人们对于微电网投资成本高的一个误解。
本文提出,微电网造价的比较参照物应该是大电网,尤其是大电网中的配电网,而不是分布式发电的电源本身。电源的还是电源,电网的要归电网。由于我国的电力市场不发达,电网的成本造价也不是很清晰。有资料表明,电网造价约为电源造价的1~1.5倍,此处的电网指包含输、变、配的完整的大电网,电源指传统的火电、水电等。
因此,作为主要是配合分布式新能源接入而建设的微电网,分析其成本造价与新能源电源造价相比,成一个适当的比例,应是一个有意义的思路。有必要确定一个微电网的典型模型,包括微电网内部的变配电、配套储能、控制系统、各项安装施工服务等,其衡量的主要指标是微电网的供电容量,及成比例的新能源接入容量,储能配套容量。由于微电网的复杂与多样性,必须提炼出一个典型的模型。
下面就一个典型微电网模型进行详细分析,其供电容量为250kW,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为80%(光伏装机容量为200kW),储能系统为20%(储能系统装机容量为50kW),储能元件为50kW*2H(铅酸电池)或者*1H(锂电池)。
其他类似容量的微电网,可类推分析。大型微电网可以此作为参照。分析结果,小型微电网(容量为250kW左右)的综合造价为5000元/每kW,即5元/每W。
由于分布式发电、储能、变配电的设备、施工造价都很公开透明,模型确定后,大家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计算,对以上结论进行检验。
微电网的生命力在于为用户带来传统的配电网、单一的分布式发电、储能电站等之外的额外的价值,比如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电能质量,避免停电损失、电压跌落等造成的损失,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能力和接入比例,进行能量管理、需求侧管理,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等等。
因此,对微电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突破思维的障碍,对于今后顺应能源改革、电力改革、电力市场化,对于微电网的蓬勃发展,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