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拼充电站建设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对增长很快,据中汽协会统计,1-9月新能源汽车销售38163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8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22258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15905辆。
但具体到各个城市,绝对销量较高的也只以千辆计算。很多城市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上牌量数据讳莫如深,不愿意公布。深圳和广州相关人士都没有透露这一数据,但表示势头越来越好。
地方政府低调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中央将对各市的新能源推广成绩将进行考核的大背景下,地方相关负责人压力巨大,他们更愿意谈完善使用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补贴、优惠等措施逐渐完善情况下,未来几年拼的将是基础设施建设。广州在《暂行办法》中要求增加充电桩建设,规定新建建筑按照不低于18%的停车位比例预留充电设施接口。
这种比例在国内较高,比如上海是新建小区不低于10%配充电桩,而北京是新建小区的18%比例,而非广州的新建建筑。但深圳的设想力度更大,要求新建小区停车位和电动汽车充电桩1:1标准配备。
因为短期盈利难,充电站建设很滞后。对于社会资本参与充电站建设的模式,广州也参照了深圳方式:社会资本可获得充电设施建设补贴,规定原则上可给予投资额(不含土地费用)30%的补贴。
今年深圳几乎暂停了充电站建设。南方电网分公司过去几年在深圳建成了7座充换电站,但去年一年的亏损额达到1300万元,相当于平均每个充换电站每年亏损186万元。“深圳整体发展是走在全国前列的,这么多年的探索我们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没有盈利模式,谈建设目标是空谈。”深圳政府相关人士说。
据其透露,深圳现在还没有正式公布未来充电站建设模式,但已经有详细的规划,比如建设以引入社会资本为主,已经充分考虑其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通过电价差价盈利,方案已经在走程序,不出意外很快会出台。”
与深圳的市场化推进不同,根据其推广私人购买的任务量较小,很多新能源汽车用于公共领域,广州很可能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其在《暂行办法》中明确要求明年年底前建成105座充电站,这将超过深圳速度。但其对中长期的建设模式仍不清晰,广州相关人士在回答由谁来建时称,政府、汽车企业、社会资本和电网都可能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