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电力先行”,还将为国网公司成为国家标准制定者创造条件,通过统一及创新技术标准,实现技术规范,而这些标准和规范将由相关政府部门推广,最终把国网公司的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新“电力先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在需求
国家电网具有遍布城乡的廊道资源与空间资源,通过智能电网建设,这一网络将不仅是连接电源与用户的电力输送载体,也不只是具有网络市场功能的资源配置载体,而且能提供更广泛新能源与清洁能源的接入,做到资源配置更优化、能源利用更高效,做到城市能源和信息传输空间和廊道资源利用更集约,并将推动智慧小区、智慧城市的发展,有效提升生活品质,实现电网与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经济要转型发展,电力须再先行。
智能电网建设还能扩大新能源等方面的产业规模,推动相关新材料技术创新,而新材料技术的进步能促进太阳能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电力电子设备、电线电缆、变压器、开关、先进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等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储能产业的发展则将带来成本的降低,直接提升太阳能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储能设备、电动汽车等产业的竞争力。同时,智能电网建设将有效推动新能源与节能设备的推广,淘汰高能耗设备,促进新能源设备制造及新兴节能材料技术的进步,推动产业发展。
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智能电网还可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一体化融合,由此实现下述一系列美好的愿景:“电力先行”让生活更便捷,家庭智能用电系统可以实现对空调、热水器等智能家电的实时控制和远程控制,电力光纤到户可以为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提供接入服务;“电力先行”让生活更低碳,智能电网可以接入小型家庭风力发电和屋顶光伏发电等装置,并推动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从而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城市污染;“电力先行”让生活更经济,智能电网可以为用户搭建一个家庭用电综合服务平台,帮助用户合理选择用电方式,有效降低费用支出。
另一方面,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百舸争流 ,“电力先行”时不我待。节能减排、关注民生等议题已成为目前地方政府的工作着力点,智慧城市的建设正是适应了地方政府的这一需求,电网企业需要挖掘智能电网建设潜在机遇,在与政府其他资源的良好互动中提升自身实力和影响力。
智能电网――实现新“电力先行”的有效载体
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深度融合,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举措,作为电网企业必须积极响应国家“两化”战略,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实现电网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而智能电网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两化”融合的特质,体现ICT先行的特征,以大数据创新和深化应用为标志,必将担负起实现新“电力先行”载体的历史重任。
智慧城市是以能源供应保障为基础、以通信与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标准与法规为保障,具有信息化、智慧化、互动化等特征,实现能源与信息的同步传输,同时探索城市发展模式、技术标准体系、城市商业模式、城市能源应用、城市公共管理和城市社会服务等变革与创新,是绿色环保、透明开放、友好协作、高效便捷、和谐宜居的现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