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主动配电网是智能配电网的一种高级阶段与技术形态,由微电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等组成,可实现对多负荷、多电源的可控可调,将电源和用户需求有效衔接。主动配电网是以高级传感器为基础信息采集单元,通过光纤、无线等先进的通信技术,依托信息处理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保证供电质量、实现最优运行的配电网。
记者:主动配电网的功能有哪些?其对分布式光伏消纳有何意义?
韩丰:主动配电网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具备一定分布式可控资源;二是有较为完善的可观可控水平;三是具有实现协调优化管理的管控中心;四是可灵活调节的网络拓扑结构。
主动配电网能够实时监控分布式光伏,对其进行综合的控制和管理。一是针对分布式光伏的出力随机波动特性,综合调度可控资源实现自适应供需跟踪光伏发电特性,促进分布式光伏消纳;二是可以通过灵活改变网络的拓扑结构来降低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光伏的消纳能力;三是提高地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实现可再生能源全部消纳,改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记者:未来分布式能源消纳相配套的电网应该是什么类型?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韩丰:配电网由一个辐射式的网络变为了一个遍布在电源和用户之间的网络。一是为保障分布式电源消纳,需要在公共接入点与分布式电源之间,上级配电网侧,通过新建和改造变配电和线路设施,确保分布式电源可靠消纳;二是在保护控制方面需要进行相关电网的继电保护改造,并装设分布式电源反孤岛装置、配电自动化建设等,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三是在调度控制上,通过完善分布式电源功率预测、配电网网络重构等功能,确保配电网的可靠和经济运行。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 《能源发展 “十二五”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开展分布式电源预测工作,同时加大电网建设力度,确保“十三五”分布式电源可靠接入和全额消纳。截至2013年底,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接入总装机容量约506.6万千瓦,其中资源综合利用59.7万千瓦,占43%,其次为光伏发电,占38%。
预计到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35千伏分布式电源接入总装机容量4215万千瓦,较2013年新增3708.4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1亿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