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争鸣:新能源汽车要纯电还是插电?(3)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新华汽车    2014/9/19 9:11:37  我要投稿  

特大城市更应鼓励纯电动

再来看看各地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北京、上海、深圳作为一线城市,代表了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北京市政府曾不止一次强调,新能源汽车的准入必须是纯电动汽车,即使是国家政策包含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也不在之列,原因是插电混动虽然可以充电,但车主认为充电站难找,最后改用汽油,将无法保证政府预想的环保目标。

而上海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上,就相对宽松,并未对准入车型做严格控制。但从实施效果来看,插电混动汽车的销量明显高于其他新能源汽车。在舆论声音上,支持插电也似乎形成了一边倒的势头。与北京和上海相比,深圳则更加封闭,在经销商、维修站数量方面做文章,设置高门槛保护当地企业。

对此,有评论专家指出,这三种不同的思路将很大程度影响市民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发展纯电动汽车对于环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上海和深圳在充电及配套设施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就大张旗鼓给予新能源车牌及补贴政策来推广插电混动汽车,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不仅对环保没有任何实质贡献,还会误导消费者,更加不利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步。

首先,插电混动并非真正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以上海畅销的比亚迪秦为例,配置了50公升的油箱,如果不充电,在使用上跟普通汽车没有任何区别。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比亚迪秦的用户有多少安装了充电桩,我们不得而知,也从未见比亚迪宣传如何为秦解决充电问题。而我们都知道,雾霾天并非北京的专利。近年来,上海的大气污染非常严重,PM2.5值也屡创新高。如此看来,上海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迫切程度逼平北京,并且不设门槛将会导致大城市稀缺的牌照资源被巧取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拥堵。

其次,由于插电混动在使用上更接近传统汽车,油电两用更加方便,会让纯电方向遭遇毁灭性的打击,最宝贵的公共财政资源被插混占领,纯电动车市场环境将难以形成,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这完全不符合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

除了自身存在的原因外,技术方面也是个绕不开的问题。据专家介绍,日本企业目前掌握着混合动力的技术前沿,并且设置了强大的技术壁垒,包括欧美在内与日企的差距都很大。如果对插电混动放开准入,我们将无法阻挡进口和国产的日系品牌。用纳税人的财政收入补贴给日本品牌,况且不论自主品牌如何能生存,在情感上中国人能同意吗?

今年三月份,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北京市调研时表示,电动汽车目前技术上相对成熟,非常赞成以电动汽车为主要方向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先生说,国内的纯电为主的技术路线已经形成,并且开始实现量产、产业化。这就说明在我国的新能源发展上,目前的条件是完全可以支持发展一步到位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思路,所以就没有必要在插混这个过渡阶段投入过多的精力。目前,从北京市的纯电动汽车推广效果来看,北京坚持纯电动的思路获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充电桩及配套设置不断完善,消费者和市民的认可度也接受度也较高,特别是在9月免购置税政策发布后,市场上已经形成一场纯电动汽车的消费热潮,北京离设定的目标越来越近。

既然纯电动的路线是国家的主要方向,而纯电动的技术和消费环境也已日趋成熟,路线就不应再动摇。北京作为纯电动汽车的示范基地,值得其他大城市的借鉴。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