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不可能一次到位,也难以要求所有的部门完全按照一个刚性的框架开展建设。可行的做法是由易到难,建立框架,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进行改革。而城市人民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细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面临顶层设计之困,如何应对?
顶层设计症结多,技术与城市脱节的困境,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推进城镇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将智慧城市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制定规划、试点示范、总结推广等三种方式方式全面部署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工作。
一、制定规划、统筹全局
工信部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工作,把规划制定作为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应用,协调推动“智慧城市”、农业信息化和社会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手段。先后编制了《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国际通信“十二五”发展规划》、《电信网码号和互联网域名、IP地址资源“十二五”规划》等超过10个与智慧城市相关的规划,涉及信息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业、通信业规划、物联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规划等多个行业与领域。
二、试点示范、重点突破
通过试点示范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开展积极探索,积累值得推广的经验。2010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地率先成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示范城市,2012年落实了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等252个物联网试点项目。
第3页:政策引导,有序发展
201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北京与国家环保部、水利部、卫生部、国家旅游局、国家电网公司签署了6项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合作协议,包括智慧环境、智慧水务、智慧健康、智慧旅游、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6个示范试点项目。试点项目覆盖了城市发展的主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