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恶劣自然环境
“今天的巡检地段环境比较恶劣,大家要打起十分精神,注意安全。”7月28日一大早,青海电力检修公司格尔木检修分部输电运检一班的6名员工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车上,班长金乃全对班里的检修员工交代注意事项。
这天的巡检路径全部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工程车在青藏公路上行驶了大约半个小时,驶入了一段颠簸路段。7点45分,汽车停在离一基铁塔约100米的地方。
“我再强调一下,这条线路我们虽然烂熟于心,但大家一定要认真巡检,看看有无新增缺陷,遇到隐患要认真记录,有危险就及时联系其他小组,下午4点前务必在这里会合。”金乃全检查完安全工器具、仪器仪表,在确认无问题后,检修工作随即展开。
面对“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风”的复杂高原气候,从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到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的输电线路,空气含氧量也从80%降到43%。7月25日开始,检修人员坚持“逐档走线、逐基登塔”,他们人均高空走线验收6千米,跨高山、越沼泽、穿沙漠。鞋走破了,用细铁丝绑上;双脚磨出了泡,挤破后抹点药膏;双颊晒脱了皮,涂上防晒油继续前进。
在高原上,高寒、缺氧、强紫外线辐射,使得这里的生态环境极其恶劣与脆弱。为此,国网青海电力要求检修人员在低温环境下进行作业时,应采取保暖措施,高空作业时间不宜过长,配备足够的抗缺氧药品、氧气袋或氧气瓶,每日工作结束后到附近的医疗点进行血压等常规检查;在高海拔缺氧地区住宿时,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8摄氏度,保持通风良好;在5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雨雪、雷电、冰雹、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单位为我们工作、生活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一基铁塔下,巡线员孙长义一边记录一边喘着气说。他的脸已经呈现了酱紫色,队友们劝他赶快吸些氧,可他笑着说,塔上作业的同事们比他还需要氧气,自己省一口,同事们多吸一口,就多一份安心与保障。
柴拉直流工程(西藏段)的检修人员同样面临着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除了高寒、缺氧、多变天气,他们还需要克服冻土难题。西藏电力检修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副主任格桑次仁对此印象深刻:“每逢下雨天,施工材料运输就成了大难题,运输车陷在土里出不去,只能改用三轮车,甚至要用马匹运。”不仅如此,冻土对于铁塔自身安全也有很大影响。西藏段多年冻土区约74千米,其余全为季节性冻土,冻土基础共86基。季节性冻土具有冻胀和融沉等特性,年检期间,工作人员用经纬仪检测基础设施是否有下沉情况,检查热泵能否正常运转,确保铁塔基础牢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