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以智能电网支撑城市化,解构“气候外交”。在看待智能电网发展这个问题上,应当把眼光放得更远些,智能电网的战略意义不仅仅局限在经济层面,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想单靠武力来约束他国已经很难做到。奥巴马上台伊始先是提出绿色新政,接着提出了智能电网概念,之后又参与气候谈判,其实所有这一切无外乎是一种气候外交。是把气候、环境、能源、电力放在一体上去考虑,即建立一种美国主导的全球气候秩序,以此约束别国,维护其霸权地位。所以,智能电网战略已经成为他们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智能电网发展上的“角力”,不仅是一次综合实力和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较量,也是一场关乎国际气候秩序的较量。中国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将有力于减少碳排放量,使得中国在气候外交谈判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同时通过研究制定合理的能源结构,做好能源发展布局,以此减少发达国家利用气候问题(如PM2.5)对中国的制约,解构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气候外交”攻势。同时要在此基础上,谋划更大的战略意义。
笔者认为,在智能电网发展中应当重视以下的几个关键问题:第一,智能电网发展要做好规划提前布局。以往中国电网建设非常被动,始终尾随经济发展的脚步,缺少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和判断,以及相应的战略规划。所以,中国电网发展相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未来智能电网发展应当具有先行观和前瞻性。另外,电网在发展过程中应当从国家整体战略利益出发,如果涉及到国家战略和市场发生冲突的情况,市场竞争应当服从国家统一安排。不管是拆分还是重组,应当从国家核心利益出发来评价这种行为是有所增益,还是会造成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减弱等相关问题。
第二,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抓好体系建设。智能电网毕竟还是相对新兴的产业,短期内经济性较难体现。事实上,任何一个单一的技术或平台的开始阶段,都很难体现出其经济效益,因为新的技术要配合旧有的体系来加以实现。只有这个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比如形成了一个小体系的时候,其经济性才会体现出来。发展智能电网道理也一样。所以,智能电网要加大投入,进行创新,做大做强做丰富,并且做好体系建设。只有把智能电网及其相关产业做成一个体系,新型的智能电网作为能源供应体系,作为骨干基础设施,它的整体经济性才会有重大体现。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不仅仅是能源供应基础网络,而且还可以发展周边产业,如数据方面的服务等等。
第三,智能电网发展要注意安全和做好危机管控。虽然智能电网对于物理打击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是抵抗程度都是有限的。未来在电网系统的构建和改造中,特别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智能电网的安全问题。电网要发展,还要学会注意对危机的控制,当前的世界越来越“超限战”,很多时候,博弈不是直接面对竞争对手,而是通过不正当竞争的、非常规的手段。一旦被国外的行业竞争巨头抹黑或妖魔化,再去重新洗刷自己,成本太高,收效难定,特别是可能导致重大项目下马,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以中国现在的地位,早已成为西方世界的攻击目标,他们会想方设法打击中国,阻止中国电网技术和设施“走出去”,缩小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因而,对此问题也应当具有前瞻性,很多事情上,中国应当像打太极拳一样,以四两拨千金,借力打力,做到事半功倍。
第四,中国电力和电网是注定要建设的,在建设中,把环境问题纳入到研究范围之内也是应该和必须的,要解决环保问题,但不要被污染等问题绑架。电力和电网系统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但要进行利害权衡,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改变整个战略,更不要把什么东西都裹挟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