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布式电源方面,问题更为突出。据国家电网公司(下称,国网)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介绍,之前地市一级的电网公司工作人员极少处置电源问题。以分布式光伏的审批流程为例,企业首先要向省级电网公司提出申请,同时还要取得省发改委出具的“通行证”,获得开通许可后,才能开工建设,最后并网发电。但分布式光伏业主又以个人或小企业为主,上述手续对他们来讲难度过高。
此外,国家还规定,自发自用的分布式光伏属于自备电厂,这就要征收系统自备费,不但需要接受电网的日常调度,还要向电网调度中心实时上传数据。这些复杂的手续,技术和管理上的复杂性,阻碍了分布式光伏的发展。
国网积极面对——改善输配电及储能设施
新能源来袭,对国网是巨大挑战。为了让新能源顺利接入,电网专门为分布式电源及大型地面新能源电站制定了配电和输电两套方案。
在输电方面,如果将大型新能源地面电站直接接入主干输电网,有可能影响输电网的安全和传输效率,但如果进行限电又涉嫌违反《可再生能源法》。为此,国网正在建立一套能够预测风功率和光功率的系统,这套系统将根据所在地历史数据,对风光电站发电时间和功率进行提前预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调峰准备。
以“三北”地区为例,频繁限电还有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当地的消纳能力有限,为此国网规划了数条电力外送通道,至今已有“哈密-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投入使用,可有效缓解甘肃新疆等风电基地电力外送问题。就在不久前,12条大容量远距离输电项目也获得了国家认可,计划于2017年全部投产,这将更大程度上解决一直困扰“三北”地区的电力外送问题。
在配电方面,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管理及建设提出了最为深刻的挑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配电网的功能都是只对接用户的,而分布式电源则要求电网即要对接用户还能对接向电网送电的电源。国网发展策划部二处处长黄震说:“从单纯对接用户到有电源,是配电形态重大改变。”郑丹丹说:“国网2013年2月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已不再将分布式电源当做常规电源,并通过一系列标准和细则的制定,优化并网流程,简化并网手续,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