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智能电网
在终端能源服务中,电力、热力(低温和蒸汽)和油品是主要能源形式,而电能则是优良的能源载体。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经济和社会活动是基于电能利用。电能在终端利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可以提供热能,也能为运输工具提供动力。从未来发展看,电能在终端利用上将占有主导的地位,尤其是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带来了巨大改变。
眼下,中国、欧洲和美国都在积极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电网不仅将需求和供应两端进行平衡和协调,使需求端参与调度,大大提高供需两端的效率,还能按照人们日常的不同需求和生活习惯,提供最佳的电力服务。例如,在南方地区,夏天的窗户通过遮阳能显著降低空调耗能。智能电网采用某些机械或者物理调节方式,驱动遮能窗帘或者改变玻璃的阳光透射率,避免大量的电力消耗。形成对比的是,我国许多新建的商业建筑,都是密闭性的,尽管声称耗能设备效率高,但实际上消耗了大量能源。
同时,智能电网使分布式发电和集中式发电相结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区域性分布式发展。分布式的可再生能源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无需增加额外的投资发展输配线路。在可再生能源极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电站。
未来,在全国统一的大电网下将区域、省和地方电网相互有效连接。在地方电网下发展区域性的小型和微型电网,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地温和热泵)和节能措施,提高微电网的自足度,减少外输电。
转变电力结构
据权威机构统计,截至2012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以66.4%占据榜首,石油占18.9%,天然气占4.8%,核电占1%,水电约占8%,其它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小于2%。由此看出,中国的能源结构是高碳、高污染且低效的。要对这种能源结构进行彻底的改变,就需要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