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进口管道、吉木乃口岸液化天然气项目的陆续投产,加上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巴基斯坦石油管线、中国-土库曼斯坦原油管线、俄罗斯油气输送及中亚天然气管线四线,源源不断的天然气将输往中国,远至广州、深圳、香港。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人称它是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建设这样一个经济带有利于保障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此外,中亚各国丰富的资源要运往西欧地区成本过高,丝绸之路大通道的建设,使得这些国家能够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市场红利。”
应该说,“丝绸之路”战略推动了中国陆上周边国家能源战略的布局,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发展经贸关系、保障能源安全的突破口,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石油进口来源,同时也使沿途的能源国家获得了新的稳定的能源出口市场。
非洲:刮起“中国旋风”
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结束了行程紧凑的非洲四国之行。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梳理的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十大金句”中,有两句来自出席峰会的中国总理。而诸多外电发表评论称,李克强此次8天四国、百余场活动,带给非洲的不啻是一场“中国旋风”。
虽然这场“旋风”的最大亮点是“中国高铁”,但随着双方高层推动、中非友谊夯实,中非能源合作也迎来了史上最大的机遇。因为,随着中东等传统能源输出基地出现动荡,非洲的能源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中国与非洲能源合作由来已久,中非能源合作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油气企业过去十年间在非洲大举投资,同安哥拉、刚果和南苏丹等产油国关系良好。而东部非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加强与非洲的油气合作需要恰与我国的丝绸之路战略相衔接,借助政策东风,必将打造中非油气合作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