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产能过剩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的新情况
去年以来,电解铝行业化解的330多万吨产能,大都是缺乏竞争力、长期经营困难、相对容易关闭的企业,当前留下的企业,总的来说是质量和技术标准较高的企业,继续关停的难度增大,也需要有新的办法。当前,化解产能过剩面临的新情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部分过剩产能的退出渠道仍不畅通。主要涉及到企业债务、银行贷款、人员安置、财政收入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部分产能是这几年形成的,尚未盈利,债务无法偿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计过剩产能涉及债务余额约300亿元。部分产能所在地区基本已形成电力—电解铝—铝加工产业链的能力配套,将产业链中部的电解铝产能关闭势必影响该地区整个工业体系的生存与发展。如河南一家铝厂,产能25万吨,企业早就想关闭,但是由于它们是所在市的纳税大户,政府很难下决心关闭。中铝公司去年千方百计才分流了1.8万人,今年减产还将影响4万人就业,分流压力很大。一些地方已经形成煤炭—电力—电解铝—铝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电解铝一关闭,上游影响资源能源企业,下游影响加工应用企业,左右影响银行和电网,还影响地方的收入、就业和社会稳定。地方政府反映,对于人员如何安置、化解产能之后损失的财政收入如何弥补、资产和债务如何处置,缺乏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
另一方面,各地电价政策差异,阻碍企业优胜劣汰的实现。当前各地主流电解铝企业,在装备水平、环保节能达标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差不多,唯有电价各地差异较大。争取电价优惠,已经成为电解铝行业成本竞争的主要手段。以自备电厂的并网费为例,河南平均是6.6分,而有的省份是1分、2分或3分,个别企业甚至是零。电价差1分,一吨成本就差140元左右。由于电力成本约占电解铝生产成本的45%左右,这就形成了在电解铝行业一个优势可以掩盖所有劣势(如管理、技术、装备),一个劣势可以抹杀所有优势的局面。如河南是电价比较高的地区,每吨铝成本比周边地区高出700元—800元。这就导致在电价比较低的地区,一些企业还有投资冲动。而没有电价优势的地区,一些有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企业也面临困难。关于电价,不少企业提出,希望在当前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电价,给企业喘息机会,或实行全国统一电价。还有的企业希望在全国推广部分省份已经实行的局域电网。这些办法固然短期内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困难,但长期来看并不利于化解过剩产能,还将造成电力领域的重复建设。
用改革的办法化解产能过剩的建议
根据电解铝行业的实际情况,当前要继续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最根本的还是要用改革的办法继续推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行业自律机制的作用,鼓励电解铝企业主动压缩产能,变“要我关”为“我要关”。另一方面,要着力扩大铝应用,通过扩大需求这个根本办法化解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