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蓄电池之乡”困境:1/3下游企业或熬不过今年(3)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独家)    2014/6/24 9:09:48  我要投稿  

铅蓄电池环境污染问题

浙江德清、广东清远、湖北咸宁、江苏大丰、广东紫金……这些分布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地方近些年都被一个词语联系在了一起——“血铅”。“自2005年以来,全国各地已经发生了至少27起与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回收行业有关的严重的集体铅中毒事件,仅2011年上半年就发生6起。”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理事张弘说道。其中,浙江省一家生产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电池的工厂附近的居民,至少有300人被查出血铅浓度超标,高出正常值最高指标的7倍。2011年安徽省发现的一起铅中毒事件中,有100多名儿童被发现血铅含量超标。

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无疑敲动了每一个国人的神经,而人们也便把矛头指向了铅蓄电池。然而铅蓄电池没有错,错在无法处理或无意处理污染的生产厂商们。2011年3月,环境保护部对11个重点省份31个重点地市的388家铅蓄电池企业进行督查。从督查情况看,铅蓄电池行业中,除少数大型企业较为规范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建设项目违法问题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不当、卫生防护距离不落实等问题。

事实上,很多时候发生的铅泄露、铅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生产技术的落后,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人工操作的工序、提高生产厂房的密闭度、提升治污技术的话,“血铅悲剧”完全可以成为过去式。

另外,对于我国铅蓄电池行业来说,目前高新技术运用还不太成熟。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整个行业缺乏创新意识,那么铅蓄电池中小企业的生存之路只会渐行渐远。(记者 赵曼)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