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试运行成功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汕头日报  作者:杨可  2014/6/22 11:11:51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去年12月25日,随着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南澳岛上青澳、金牛两个换流站与汕头澄海区的塑城换流站完成三端投产启动,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正式投产启动。这标志着南方电网攻克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这一世界难题,成为世界首个完全掌握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备设计、试验、调试和运行全系列核心技术的企业,站在了世界输电技术的最前沿。

“这意味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投入工程化应用的国家。”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项目工程师许树楷告诉记者,柔性直流输电是高压直流输电领域的“新生代”,能够友好适应风电功率的剧烈波动,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实现清洁能源的全额消纳。目前,柔性直流的关键技术仅被少数发达国家掌握,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由于适用分散能源介入的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迄今世界上已投运的柔性直流工程都是两端系统,还没有多端工程的先例。

为攻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这一世界难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国家科技部将“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与开发”列入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由南方电网公司牵头承担该课题研究,并选取广东南澳岛作为应用基地。

然而,由于柔性直流是最为先进的电力技术之一,一直受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重视,相关技术资料鲜有公开,且多端柔性直流比两端更要复杂得多,南方电网公司意识到,关键技术研究必须全部立足于自主科研。在广州、北京两地,一个由南方电网牵头组织、来自高校、研究机构、设计和制造企业、超过100人的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团队悄无声息地组建。攻关团队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历经无数次的论证、计算、试验,攻克了世界第一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心脏”难题——控制保护系统,形成了包括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控制保护系统研究技术等10个“世界第一”。

“此项工程是集大型风电场接入、柔性多端直流输电、海底直流电缆等多项创新技术于一体的世界首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开拓之作。”南澳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陈冰说,“不仅核心技术由我们自主研发,设备制造厂商也全都是国内厂家,实现100%自主国产化。”

工程从2013年3月开工,共经历了12次台风,大雨到暴雨天气共117天。施工团队在克服了无相关工程建设经验、无标准、无现成生产能力设备厂家,以及复杂海域和气象条件等种种困难后,终于进入了海缆敷设阶段。眼看胜利在望,却出现海缆及附件无现成可用的产品的问题。项目组团队再次迎难而上,广发英雄帖,与上海交大、电缆制造厂家等单位的技术专家组成了联合研发的重兵集团,集中进行±160千伏直流电缆的研发和试验,最终迎来胜利成果。这意味着,我国掌握了高压直流电缆研发技术,在高压直流电缆领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

工程项目副经理吕文胜有着27个年头的工程建设经验,他告诉记者,常规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工期一般是18个月。“这还是在各项技术、设备都成熟的前提下的工期时间。”而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仅仅用了8个月,就吹响了实现世界第一的号角。

如今,这个承载着多个世界、国内“第一”的工程,刚刚通过了“试运行”的考验。投产启动以来,863课题“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与开发”南澳示范工程于5月30日顺利完成试运行。试运行结果表明,换流站在各种运行模式及系统各种运行工况下均能稳定运行,达到了示范工程的预期目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试运行结束后,工程转入正式运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启动日常运行方式运行。截至目前,系统运行工况良好。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