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内蒙古建成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2013年9月,内蒙古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2013年年底,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大唐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式向北京北石槽天然气门站供气,日供气能力达400万立方米。
据了解,该项目自2009年8月开工建设,为我国第一个经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的大型煤制气示范工程,设计年产能为40亿立方米天然气。
相较煤炭、石油能源,天然气具备清洁、排放少等优势,蒙气抵京,不仅被认为“北京开始进入多气源保障时代”,而且是“内蒙古深度参与京津冀治霾的重要工程”。
不仅如此。今年4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要用3年时间,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攻坚战。其中,建设保证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成为重中之重。
2013年,国家累计核准和发放“路条”的内蒙古重大能源化工项目有40项,总投资5000亿元以上,包括总产能280亿立方米的6个煤制气项目,伊泰2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中天合创360万吨/年煤制甲醇再生产140万吨/年烯烃项目,中电投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等。
内蒙古能源开发局副局长赵钢表示,国家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相关细则,明确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城市群大幅消减煤炭消费量。其中,到2017年,京津冀和山东省需要压减煤炭消费总量8300万吨。“这为内蒙古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加快清洁能源输出提供了有利机遇和市场空间。”
据赵钢介绍,为治理雾霾污染,北京及周边地区将加快供热燃煤锅炉改造,逐步改造或转移燃煤电厂,天然气需求量大幅增长,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京津冀等省市已与内蒙古签订煤制天然气协议,规模达30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