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一、特高压和分布式能源并不是对立的概念
很多人在质疑特高压的时候,都会提到分布式新能源,似乎特高压和分布式是死敌,发展了特高压,分布式就没戏了。这是一个误区,当然也是因为目前中国新能源装机比例还不到8%,无法预见未来的变化。以德国为例,新能源发电比例已经超过20%,局部地区超过35%。在新能源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天气条件特别好的时候,风力和光伏发出的多余电量不断“倒灌”到高压输电网内,迫切需要被传输到更远的负荷中心去。
目前德国电网存在的巨大问题就是输送能力不足,电网建设严重滞后于新能源的发展。能源转型,电网先行,应该说这是德国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带给世界的最宝贵的经验。因此特高压与分布式能源建设应该放在电网建设这个整体框架下同步互相促进,它们之间既没有水火不容的敌对,也不该有先来后到的亲疏。他们就像自行车和汽车一样,个人选择可以差异化,但行业发展显然是共融的。
二、特高压工程造价及经济效益分析并不等同于特高压电网整体效益分析
特高压之所以引起质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听说”其工程造价很贵,于是就有专家出来列举数字,比如,1000千伏的特高压每千米造价是500千伏超高压的2.8倍,但是可输送的功率理论可达4倍,进行经济效益的论证。但无论正反方,似乎都只把目光聚焦到某个特高压工程本身,但正如人们不会因为汽车比自行车贵就不买汽车一样,考虑一个工程需要的也许只是数字,但针对一个系统的建立,我们需要在更广阔的维度考量。新能源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不稳定,为真正做到自给自足,需要针对该地区负荷强度调高安装容量配比,比如风电与火电配比一般为1∶4,光伏发电要到1∶7甚至更高,这样才能在风不那么大、光不那么强的时候,依然满足电力供应。
但如此设计的电网遇到自然条件充足时,发电容量就会生产多余电力,这就需要输电网把这些电力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甚至从一个国家输送到另一个国家,通过“洲际电网”实现全球风力和光照资源的最佳调控。在这样的国际化背景下再去打量特高压,如果中国利用工程的实践经验积累人才和技术,并积极推动这些技术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将会取得巨大的收益——能源全球互联网,这才是能源战争最后的决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