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智慧城市:广电发展新拐点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工控中国    2014/4/2 10:52:51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几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遍地开花,这对于正处于三网融合无论体制机制都处于变革期的广电行业而言,无论是传统与创新的碰撞还是信息管道的合理集成与竞争,都与智慧城市的诠释有着紧密的贴合,智慧城市无疑将是广电行业“十二五”阶段最为重要的发展机遇之一。

2013年年中,各大联盟与委员会开始就智慧城市的标准蠢蠢欲动,各类有关于智慧城市标准与应用的研讨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戛然而生,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物理基础网络的定义开始成为智慧城市专家组们奋力攻破的对象。2013年10月出版发布的阶段性成果《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中提出城市基础设施信息网将由四层结构组成,对城市要素进行智能感知和自动数据采集的“感知层”,对感知层采集信息进行汇总、传输、整合、处理和应用的“网络层”,将海量数据进行通用编码、存储、整合,建立全信息链数据体系的“数据层”,以及包括云计算、Web服务技术、面向服务体系结构和中间件的“平台层”。

广电网络发展智慧城市的“优劣势”

广电网络作为运营商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具备几大特点,首先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依托于物理网络,在这个前提下,智慧城市的目标是面向所有居民,最终目标是让居民能够更快捷、高效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对网络的要求就是覆盖面要广,而广电网络覆盖范围广频带宽的特点恰好契合了这一点。目前全国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14亿户,涉及面遍及医疗、交通、教育、社区等各个方面,作为接收终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另外智慧城市建设点多面广线长,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如果全部依靠新建网络或对现有相关网络的扩容,资金投入将非常庞大。但广播电视网络经过多年的改造,有着大量的闲置传输能力,可以充分应用到智慧城市的数据传输上,从而减少网络平台建设的投入,能够有效缓解智慧城市建设的巨大资金压力。

广电网络一方面作为基础网络的有段电视网在智慧城市的网络层架构中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中国电信随着大力推动“光纤入户”战略已经在宽带渠道上具备不小的技术优势;4G的介入,加上无线终端的普及与“Anywhere”的特点,中国移动同样在智慧城市的方案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国联通在其宽带业务和骨干网上的有利条件,与其他两个运营商共同形成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强大竞争格局,在三网融合格局下信息网的建设中与三大运营商在数据、存储、分布式处理、云计算服务、网关接入等方面形成直接竞争。

虽然广电在智慧城市上有不少优势,但体制落后、各自为政、缺乏市场化意识等缺点却也让需要以开放创新为动力,依托于全国范围大量数据交互的“智慧城市”唏嘘,同样广电网络也将面对在统一大网的电信运营商的直接竞争。

广电运营商应当在竞争中抓住机遇,抓住目前的时机,抓紧进行网络整合和接入网改造,大力发展高宽带业务,加大区域内信息化服务业务的开发和合作,充分利用广电特殊的本地政府和行业资源,开展政府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和行业信息化服务等智慧城市应用建设,更好地为政府、社区和用户服务,体现信息化服务中广电运营商的公益性。

未来两年乃至更长远的时间中,广电网络如何在以上四个信息网层面中看似宽泛的机遇中寻求自身价值与平台建设机遇,借“智慧城市”的概念推动广电网络的建设与覆盖,运用广电网络的特色,在云计算、家庭网关、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中寻找到契合广电自身业务发展的同时发挥广电公益性特征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为继OTT之后2013年的另一行业热点关键词之一。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