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智慧城市建设核心理念与趋势分析(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3/20 15:30:42  我要投稿  

在总体规划过程中,要突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作用,注重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突出解决困扰信息资源整合的“标准不统一、不一致”的难题,化解“信息孤岛”丛生、“信息烟囱”林立的城市信息化困局;注重建设与运营相衔接、产业与资本相对接,智慧城市建设才具备“技术、管理和经济”的可行性,才会使总体规划及顶层设计能够有效“落地”、真正指导后续各项信息化工程建设。

这种理念,要有科学的技术方法来支撑,它并不是简单的总结或照搬照抄、而是源于我们团队多年形成的一套成熟的、体系化的技术方法论,即遵循系统工程思想,融合主流的信息化规划与顶层设计方法(TOGAF)、信息资源规划(IRP)和信息资源整合(IRI)的技术路线,形成了基于面向对象信息工程(OOIE)的智慧城市“金字塔模型”,使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衔接有序、更易于组织实施、成果更易理解和落地使用。该套技术方法与技术路线,早在2004年就已通过科技部专家组评审、认定为“对于消除‘信息孤岛’有突出效用”,基于该方法所提出的数据标准化体系、已纳入ITSS国家标准框架,经过十余年的应用实践、该方法已在多个领域试点应用推广,得到行业普遍认可。

创新城市管理、注重民生保障,突出市民参与

智慧城市的建设一定要致力于解决城市管理创新和民生保障领域的关键性难题,要在政务领域,加强城市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实现跨部门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监管、消除因部门壁垒所带来的“信息孤岛”问题,提高政务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在社会管理领域,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综合管理与应急处置能力,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和科学决策水平,彻底解决城市管理所面临的各种“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防洪防涝、安全事件和应急管理等)。

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落脚在民生,所以各类项目部署和建设安排上,均要遵循民生优先原则,大力部署和推进一批“便民利民惠民为民”的民生工程(如医疗、社会保障、救助等),让市民百姓能够感受到城市智慧化发展带来的变化,要做“看得到、感受得到、还要用得起”,这样的智慧城市建设才会是百姓拥护的、也才会有持续发展能力。

这种理念,需要在工程组织实施中得以贯彻落实,它不仅仅要体现在总体规划层面、更要体现在“智慧城市”的诸多重点工程的部署和关键任务安排上,并落实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并要在项目立项、资金使用和建设要求等方面优先、并要给以倾斜。

注重两化融合、促进产业转型,注重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驱动力在于城市经济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只有形成产业规模和区域的集聚能力,才会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区域经济循环中、才能够使城市创新管理和民生服务得到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是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要面对、需合力来解决推动的。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领域应用,会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使工业企业向高端制造业(智造)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及衍生服务将延伸到城镇、现代农业得以规模化发展;通过借助新兴战略产业的布局发展、区域产业聚集能力得以提升,才会更好地催生一批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化发展。所以,在产城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指导下,借助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可以使城市发展更绿色、环保、低碳、幸福。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