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企业通过复杂设计为其产品增加卖点的行为无可厚非。但在现实中,有些企业的产品设计一味追求工艺繁复,技术精湛,而忽略用户基本情况,比如就有一些企业在为老年人设计智能家居系统时,以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为先决条件,这种使人感到啼笑皆非的前提假设着实难令人满意。而此类“不走心”的设计在浪费企业各项投入的同时,也在浪费着消费者宝贵的好奇心,而失去了这份宝贵的好奇心,企业更将会失去在“智能家居”这片蓝海中畅游的机会。
智慧城市进入城市建设热潮智能家居成为主力
互联网时代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的不在遥远。在此之前,人们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手工来完成的,比如:通过鼠标、键盘、显示器以及透过计算机终端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
我国已经明确相关政策,大力支持车联网发展,并斥巨资投入车联网的相关研究工作。“十二五”规划已将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十大重点部署领域之一,车联网有关项目已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一期拨款有望达到百亿元级别。工信部将从产业规划、技术标准等多方面着手,加大对车载信息服务的支持力度,全力推进车联网产业全面发展。
物联网却彻底改变了这一状态,物联网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红外、声音、温度、湿度、光照度、振动、视频、压力、位移等等)自动完成信号的采集、处理和传递的过程。比如:在家庭视频监控中,当小偷进入房间时,就会被摄像头(图像传感器)捕捉,通过家庭控制中心的处理后就可以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到警局和家人的手机上,达到自动报警的目的,这一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就可以完成的。
由此可见,物联网不仅仅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还提高了人类的生活品质,造福于人类。鉴于互联网技术、集成电路技术、通信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传感器技术的驱动、使得物联网的智能化实现成为可能。
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手段提高城市化管理水平,做到精准服务于民、惠及百姓是各级政府的最高追求。政府在构建公共领域服务框架的基础上,进入百姓家庭的最好服务路径就是透过智能社区以及智能家居的建设,不断提高民众的生活环境和品质。家庭是每个城市的最小细胞,也是智慧城市的最小节点;每个百姓家庭实现智能化后这个城市才称的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