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为进一步探索解决偏远用户供电问题的新模式,内蒙古蒙东电力公司在呼伦贝尔地区建成了“赫尔洪德分布式电源接入”试点工程,用“风能+光能+微电网”供电方式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呼伦贝尔供电公司郭茵说:5月到9月,是牧民放牧的时节,他们会将蒙古包扎在水草丰美的地方。到了冬天,牧民们会将牛羊圈养在避风的冬营地。冬营地基本都有大电网连接,可以保证用电需求,而夏营地因游牧等特点,难以将大电网延伸过去,牧民们只能安装一些小风机、光伏等满足基本的用电需求。
“赫尔洪德分布式电源接入”试点工程投运后,牧民们不再守着油灯度日,还用上了电视、洗衣机等电器。牧民曹克巴特说:“现在有了冰箱,再也不用挖坑储菜了,有了电水泵,我们也能喝上纯净的水了。”据了解,赫尔洪德的牧民原本都居住在哈日干土嘎查,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把牧民整体迁移到这里。呼伦贝尔供电公司郑元清介绍,这里风力和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建设了赫尔洪德风光储互补发电站,同时还有一条35千伏线与主网连接,实现了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的互补,保证了当地获得持续稳定的电力。数据显示,赫尔洪德风光储互补发电站稳定运行一年,发电量达14.5万千瓦时,有效解决了104户牧民无电问题。该工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就地平衡,减少对电网的依赖,不仅为农村可再生能源分散接入配电网相关技术研究搭建了平台,也为“风能+光能+微电网”的供电方式解决偏远用户供电问题作出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