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上,TE,RS,Fairchild,AMS,ITECH专家,及200多位同行工程师出席,与会者有来自便携电源,通信电源,工业电源,LED电源驱动,小功率/大功率电源,无线通信等多个应用领域。研讨会围绕着电源电路保护、电源设计软件工具、平板、手机散热、绿色电源系统设计技巧以及电源测试而展开。研讨会现场与会工程师与五位知名厂商技术专家互动讨论热烈,并针对电源技术设计细节和发展方向及趋势、行业存在问题、多元化应用定位等多方面碰撞迸发出精彩的智慧火花。
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的大量应用,电源管理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在物联网助推下,能量采集渐近,自供电已不再是梦。
通过能量采集技术撷取太阳能、振动能、热能、射频(RF)所产生的“免费”能源,如今不再是“天方夜谭”。虽然其现在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商用,但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是“内外合力”的共同结果。
一方面,随着工业、汽车、医疗、智能家庭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及可穿戴式设备、移动产品等难以获得供电的应用快速发展,对能量采集带来的无电源供应技术的需求日趋强烈。另一方面,在能量采集系统中需要不同模块的“共同作战”,如可稳定供货的低成本、低功率传感器和微控制器以及能量采集器、存储元件等,业界在低功耗微处理器和传感器领域中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作为系统中最大瓶颈的适合能量采集应用的PMIC也陆续登场,一些厂商提供的产品均实现了新的突破,由此让能量采集技术热度大幅升高。据美国iRAP公司调查显示,到2014年,能量采集市场规模将达到12.54亿美元。
德州仪器(TI)电源管理市场及应用经理文司华表示,目前能量采集技术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热能两个方面,振动或RF是整个能量源的蓝图,未来有可能会支持采集振动、RF能量。因振动和RF能量属于更低能量等级,如果用现有方案去做的话,能量密度可能不够,输出能量可能达不到所要求的最低工作电压,比如330mV才能冷启动,但之前只能做到80mV或120mV,那就无法让芯片冷启动,也就无法工作了。个别特殊应用如剧烈振动或频率非常高的情况下还是可采集相关能量,只要达到相关电流或电压门槛值就可应用。
从采集能量芯片来看,自耗电电流成设计的最大挑战。此外,存储元件亦至关重要,未来超级电容将会有更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