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站在世界输电技术的前沿
由此可见,集如此多优势于一身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自然受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重视,相关技术资料鲜有公开,而且,多端柔性直流比两端柔性直流要复杂得多,如此次建成的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集大型风电场接入、柔性多端直流输电、海底直流电缆等多项创新技术于一体。
许树楷表示:“此次南澳工程的自主创新不但体现在科研团队攻坚克难的决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走在了世界直流输电技术的前列。”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将已基本成型的两端柔性直流系统扩展到多端,实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设备制造厂商全都是国内厂家,如每一端的接口与设备都选用了不同型号,来自于包括央企、民营企业等在内的国内不同厂商的设备。
对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南网科学研究院院长饶宏曾表示:“柔性直流输电将面临如何实现高电压、大功率、架空线使用、混合结构直流输电等方面的挑战。南网将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试点,使该技术在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系统、实现区域联网提高供电可靠性、缓解负荷密集地区电网运行压力等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链接
目前,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柔性直流输电在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欧美等国已有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网络的建设规划,规划项目分别是美国的TresAmigasSuperstation工程和瑞典—挪威的SouthWestLink工程。
美国的TresAmigasSuperstation三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用以实现东部电网、西部电网、德克萨斯州电网三个主要电网的互联。该工程换流站容量75万千瓦,直流电压±345千伏,预计2016年投入商业运行。投运后,将有助于改善由风能、太阳能、地热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引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压稳定问题。
瑞典—挪威的SouthWestLink三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用以提高挪威奥斯陆地区电网和瑞典西海岸电网之间的电力传输能力以及传输系统的灵活性,并兼顾日益增长的风电并网需要。该工程传输容量为70万千瓦×2,直流电压±300千伏,预计2014年年底完成两端建设。
目前,我国已有两项多端直流工程,除此次建成的南方电网公司南澳风电场四端直流输电工程外,还有国家电网公司浙江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直流电压±200千伏,传输容量40万千瓦,将分别在定海、岱山、衢山、洋山、泗礁建设一座换流站,预计今年完工。届时,舟山将形成北部主要岛屿间的直流输电网络,加强下辖诸岛的电气联系,为风电等新能源的开发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