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不仅在物联网和云计算方面处于全国领先优势,同时智能体验中心也是新领域宣传和推广普及的重要平台,在无锡开始了大面积的建设及实施。以“中国联通无锡物联网体验中心”为例,通过逼真的三维全景鸟瞰及POS机上手机刷卡等一系列的真实互动告诉体验者,这并不是展示未来科技的宣传片,而是我们身边真真切切的“物联网”应用。
3、武汉:高起点规划设计,打造中部“智慧之都”
武汉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首批创新试点城市,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区,是国内开展物联网研究较早、技术研发实力较强的城市之一,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拥有非常丰富的高新技术人才资源。通过推进数字武汉、光城计划,大大提高了武汉的城市信息化水平。
武汉“十二五”规划中确定将全面发展云计算、物联网产业,实施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安防设施、智能环境监测、数字化医疗等十大类物联网示范工程,致力于将武汉打造成为中部“智慧之都”。武汉市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编制智慧城市整体规划,高起点的建设智慧城市。目前,《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已通过初步审核,依据规划,未来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将以感知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中心等基础信息设施为基础平台,构建应用、产业和运行3大核心体系,并选取智慧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智慧国土规划、智慧市政设施、智慧公共安全、智慧医疗卫生、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文化、智慧教育、智慧环保、智慧水务、智慧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社区和智慧物流等15个重点领域,全面实现城市信息的高效传递和智能响应。
4、佛山:以产业转型为核心,推动四化融合
佛山市传统制造业优势明显,是“珠江三角洲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随着两化融合的不断推进,佛山在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及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佛山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发布了《“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提升城镇化、信息化加快国际化三大任务,提出了“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发展战略,重点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物联网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三网融合”推进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智能交通工程、智能教育工程、智能卫生工程、智能社会保障工程、电子商务工程、电子口岸工程等16项重点工程。
佛山是国内300余地级市中首个全面系统制定“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并迅速公开发布、快速推进实施的地区。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各项成效正在显现,特别在智慧产业发展方面,佛山抓住成为国家新兴产业基地、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地区契机,将智慧产业作为发展新兴产业主要内容。一年来,引进建设佛山超级计算中心、世纪互联南中国总部基地、南海云计算中心等大项目,初步奠定了在国内智慧产业领域的优势地位,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佛山已成为了“智慧广东建设示范试点城市”,与此同时,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智慧佛山”发展特色与模式研究暨阶段性成果评估》显示佛山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独有特色,形成了“佛山模式”。
5、廊坊:把握京津冀走廊地理优势,建设重点突出
廊坊地处京津两大直辖市之间,环渤海经济圈腹地,区位优势独特。随着富士康、华为等电子行业巨头落户,廊坊的电子信息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廊坊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内首座国家电网标准全功能智能小区、电子政务、数字城管、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等已实现,为打造智慧城市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中国廊坊国际智能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实现了在智能管理、智能生产、智能流通、智能消费、智能交通等多领域的突破创新,充分发挥了智能化产业园区的智能产业集聚化优势,对于推动廊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建设“智慧廊坊”具有重要的作用。
廊坊市将以打造“智慧城市”为契机,以建设“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为目标,以承接京津功能转移、产业外溢为重点,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产业,构建绿色基地、园区,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建设,将生态智能的建设理念融入建筑、交通、水系、产业等城市细节,突出智能化绿色管理,建设智能城市管理系统,努力把廊坊打造成生态智能城市。固安工业园区作为廊坊新区科学发展实践的重点区域,始终以“建设开发区城市,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宗旨,不仅注重产业的集群效应,同时注重整个区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固安未来城市体验中心”的建设成为园区内一个新的亮点,通过互动体验将生态智能城市的概念及内容完整的展现在大众面前,提供了一个未来城市生活的各方面互动平台,并迅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入区发展,迅速走在区域投资和发展的最前沿,成为北京地区及环渤海经济圈最具投资价值的区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