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智能电网的通信体系建设必须从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综合考虑智能电网对通信的需求,这主要包括以下4个维度:
技术与架构:主要是不同的智能电网数据采用什么样的通信功能、技术、架构。
管理与流程:主要是针对智能电网的特点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和流程来保障其集中高效地运行
组织:主要描述不同的技术手段如何通过有效的组织架构来进行管理。
运营:高安全高可靠性不仅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保障,更加需要运营来确保通信满足不断发展的电网数据在带宽、延迟、安全可靠等方面的要求。
智能电网的通信成熟度模型(Smart Grid Communication Maturity Model,简称SGCMM)的主要框架针对上述4个维度提出了5级的分级标准,如图二所示,分别为:1级:初始阶段;2级:结构化阶段;3级:集成化阶段;4级:优化阶段;5级:自适应阶段。每个维度在不同级别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一个方框内都有很详细的评估内容,在此不一一展开,以下通过某样本企业的案例来说明SGCMM的内容:
图二:智能电网通信成熟度模型的要点
图二的红线位置是某个样本企业几年前的状态,技术上通过单一的应用系统项目组建保障该项目的通信网络,处于1级;管理上采取了一些标准的IT流程来进行管理,处于2级;组织上目前还没有针对通信的专门机构,通信岗位分布在IT和调度等部门,所以没有分级;运营上主要通过项目组来做维护,有些项目组甚至管理着自己的独立机房和网络,处于1级。总体上这家样本企业处于1级的阶段。
图二绿线状态是通过调研、分析,建议该企业3年内的应达到的目标,总体上达到4级水平,但是由于组织架构需要配合整个企业的管理,在该维度只需要达到3级水平即可。这样在每一个维度上都有对应的提升内容作为路线图,每个级别的提升都对应实质性内容可以很好地指导电网企业在技术和架构、管理和流程、组织、运营上一步一个脚印,分级、分步骤地提升自己的通信能力,应该指出的是,每个维度都应该逐级提升而不是一蹴而就从1级直接提升到4级,因为每一级都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图二实际上是SGCMM的结果展现,一个电网企业如何评估自己的通信现状,如何确定自己通信体系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制定路线图及实施计划,靠的是SGCMM的一整套方法论来进行评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