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李国杰家屋顶安装了12块太阳能多晶板,月发电450多度。并网后,白天发的电除供自家使用外,多余的电并入电网。“如果把中国的电网比作一条高速公路,那么它可能是世界上最拥堵的,因为中国几乎所有的用电都要从统一的电网高速公路上输送,使得这条高速公路不堪重负。”中科院院士徐建中在写给国务院的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议报告中,打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
他认为,在中国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相当于给电网高速公路开辟有效分支,从而减轻大电网的压力。
不仅如此,分布式能源还能让这种设想成为现实:居民躺在家里,一边用自产的电,一边把用不完的电卖给电网公司。
撑起能源“半壁江山”
分布式能源是一个就地取材,“吃光用尽”,同时供应冷、热、电甚至肥、水等的系统过程
在“规模效益”法则下,“大机组、大电网、超高压”构筑了第一代能源系统。这种由大容量、超高压、机组互联、远距离输电形成的大电网供电模式,是当今电力工业的主要特征。
以北京为例,山西和内蒙古的火电厂生产出电后,交由地方电网或华北电网公司,经长距离输送并多次变压到达北京市区,再根据用户的申请负荷支配使用。
不同于第一代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将发电系统小规模、分散布置在用户附近,将电力、热力、制冷与蓄能技术相结合,好似一个个可独立输出冷、热、电等能源的多功能小电站。
前不久,天津市一位居民利用太阳能、风能自发电并网成功,个人发电一方面自用,一方面成为商品出售,“没想到有一天我发的电也能卖给国家”。
分布式能源是相对于传统集中供电方式而言的第二代能源系统。它是一个就地取材,“吃光用尽”,同时供应冷、热、电甚至肥、水等的系统过程。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隋军表示,分布式能源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克服了传统供电的一些弱点,成为不可缺少的有益补充。
2012年7月,印度大停电。位于首都新德里卫星城古尔冈的DLP数码城却躲过一劫,靠的就是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
“世界上发生的几次大的停电事故,充分反映出集中供电的现代电力系统脆弱的一面,分布式能源则为改变单一集中供电提供了解决方案。”隋军说。
不难想象,电网规模越大,大停电的后果就越严重。大规模、长距离输电一旦遇上电网结构薄弱,就容易导致系统“崩盘”。
此外,与集中式发电—远程送电相比,分布式能源可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据统计,大型发电厂的发电效率一般为35%~55%,扣除厂用电和线损率,终端的利用效率只能达到30%~47%;而分布式能源的利用率可达到90%,且没有输电损耗。
正因为分布式能源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安全性与解决环境污染方面有很大作用,其在发达国家已占到能源供应总量的25%以上。例如,美国有6000多座区域分布式能源站,日本区域能源站总装机容量达920万千瓦,英国区域能源站总装机容量已有500万千瓦,荷兰有40%的电力来自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丹麦分布式能源占其能源总量的一半。
中科院院士周孝信表示,从中国能源发展的趋势来说,分布式能源将来可能撑起“半壁江山”,但目前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