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5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将成为电力流大规模增加的主要推动力。风电电力流规模将超过4亿千瓦,太阳能电力流规模超过2亿千瓦;“三华”受端地区受入电力流总规模将较2020年扩大一倍左右。2050年,预计电力流规模7~8亿千瓦。
可以看到,在以煤为主,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下,坚持统筹输电走廊和路径,优化西部北部水电、风电和煤电基地向东中部地区外送规模和流向,将是未来电力输送的主旋律。
“可以预计,到2020年,东中部12省(市)受入电力3.5亿千瓦。2011~2020年新增电力流2.88亿千瓦。”白建华表示。
他强调,从风电输送规模看,到2020年全国跨省跨区风电输送规模将超过1亿千瓦,占全国风电开发规模的一半。东北、西北地区风电跨省区送出规模占风电开发规模的70%左右;从风电送出方式看,未来以风电与煤电等其他电源联合送出的方式将占跨区送出规模的80%。“虽然以风电为主的送出方式是解决东北风电消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仍然存在代价较大、替代容量低等问题。”白建华如是说。
制定电网发展格局
未来,电力输送的格局已逐步明晰,但如何能够实现电力安全稳定输送,保证我国电力结构调整得以顺利进行,白建华坦言,电网企业承担的压力不小。
“未来,我国电网构建的方案需满足未来8年新增2倍装机、1.9倍负荷、1.7倍电量的发展需求,同时满足新增水电、风电2.9亿千瓦清洁能源的送出和消纳的需求。”白建华指出。
为此,国家电网制定了到2020年建成“五纵五横”特高压主网架和27回特高压直流网络的电网建设规划,以满足大规模远距离电力流输送要求和安全可靠消纳可再生能源的需求。
白建华指出,在这一宏伟的电网规划蓝图下,2020年,我国将大幅提高输电在能源输送中的比例,山西、鄂尔多斯、蒙东、新疆四大能源基地输煤输电比例将由目前的14:1调整至3.4:1,公路运煤量从4亿吨下降至1亿吨,显著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和能源运输效率。同时,通过测算,由于通过特高压送电至东中部的到网电价低于当地煤电上网电价,跨区输电还将有效抑制煤价上涨,为此,中东部地区每年节约供电成本约700亿元。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我们还将获得巨大的环境效益”。白建华表示,通过优化配置全国环境资源,每年可以减少环境损失45亿元,其中,通过跨区输电,减少受端地区占地,能节省东部土地5000公顷。通过水火互济,发挥错峰效益,减少系统备用,可以节约装机3200万千瓦。
在他看来,通过跨区输电,不仅使得清洁能源得到高效利用,同时还能提高节能减排效益。通过特高压电网,到2020年,规划开发的“三北”地区风电、太阳能和西南地区水电共3.2亿千瓦的清洁能源得到高效利用。
他强调,届时我国每年可消纳1.7万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可以替代5.1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4.2亿吨、二氧化硫151万吨。同时,西部北部2.72亿千瓦煤电通过特高压电网送往东中部,可减少东中部排放二氧化硫38万吨、氮氧化物43万吨、烟尘23万吨,降低PM2.5污染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