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
而在中国,一提起智慧城市,人们往往会联想起物联网、云计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在意大利的相关专家看来,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科技。
“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意味着不仅仅要把技术看作是人类社会的先进手段,还要通过技术让人类社会发展得更加智慧。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为的是达成人类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但手段本身不能作为目的。”莫罗˙埃斯波西托指出。
此外,莫罗-埃斯波西托认为,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智慧城市模式。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因而也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比如,有的城市更关注社会生活,有的更关注艺术生活,有一些是海港城市,还有一些城市处于后工业化阶段,这些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将以前的工业化城市变成更加适合人类居住的后工业化城市。
而要实现上述多样化的智慧城市的建设,显然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手段,而是需要市民的参与。据了解,意大利北部的布雷西亚市的智慧城市设计,科技部分只占33%,更多的是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交流。
意大利专家们指出,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硬件意义上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软件层面的城市,通过市民的参与,共同制定成立管理的政策,从而在城市中建立起幸福美好的生活。
意大利国家城市协会顾问罗伦-左波路芝表示,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而言,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制定措施的过程中,要让市民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建立决策者和市民之间的交流渠道,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去。
比如意大利普利亚大区巴里市,据该市长米歇尔-埃米利亚诺介绍,为了实现在2020年之前减少30%有害气体排放量的目标,该市鼓励居民出行时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同时,该市还建设了一些停车场,提供给来城市的外地人口,他们可以把车停在停车场,然后乘坐共同交通工具。
“我们并没有花费太高的成本,但是在两年之内,就在空气净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米歇尔˙埃米利亚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