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行走在大凉山上——国网四川电力首例高海拔地区带电作业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报    2013/12/3 9:57:02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巍峨的四川大凉山,起伏有致,高原地区灿烂的阳光洒在输电铁塔上。

11月的一天,在离地面100米高的导线上,穿着屏蔽服的四川电力检修公司输电中心带电作业班员工王利华、叶天辉轻盈地行走在500千伏九石二线上。

500千伏九石二线198号塔处于覆冰区和大风区,运维难度极大,前不久,恶劣环境造成了198号塔上4根子导线断股,严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别看198号塔所处的山不高,但至少要爬1个小时,要出几身汗。”带电作业班班长饶建彬指着眼前的山坡说。早上7点半从西昌出发,10时50分才赶到198号塔所处的冕宁彝海乡盐井村5组,12点赶上山,力争在下午6点前下山,因为天黑后下山的路更难走。

上山时,等电位作业人员王利华冲在最前面,紧随之后的是叶天辉。

“带电作业要求高,在高海拔地区带电作业要求就更高,对他们等电位检修人员是"双重付出"”。饶建彬说,本来高海拔地区缺氧乏力,加之爬山要消耗大量体力,对他们的体能技能都是巨大挑战。今天任务重、耗时长,子导线断股的地方正靠近防震锤,要移动好4只防震锤,再修复断股子导线。

转眼间,王利华快速穿上了屏蔽服。屏蔽服外套是用铜丝和纤维编制的,十分柔软,摸上去就像漆了油漆的衣服一样。“空气湿度过65%,风速5级。”12时18分,现场负责人饶建彬仔细检查了屏蔽服、树脂钳子、绝缘绳、底线飞车、吊篮等工具,发出了登塔作业的指令。

王利华等作业人员在地电位电工配合下进入吊篮,吊篮慢慢垂直运动,缓慢做半弧运动接近导线,在距导线40厘米处,王利华、叶天辉先后进入等电位。

转眼间,他们从绝缘软梯攀爬到500千伏九石二线上。塔上地电位电工戢光照检测塔身、连接金具、组装绝缘绳索及软梯。王利华通过软梯进入电场,进入上相断股处,叶天辉配合他将需补修部分的导线表面恢复原状,并将导线毛刺打磨光滑,做好标识。然后,他们折下防震锤,移到1米6外重新安装,为修复断股的预绞丝留够空间。

“最关键的就是在电位转移的一瞬间,会产生接触高压线时的火花和响声。这时,必须"狠、准、稳"地抓住导线,如果有一丝犹豫,手在抓住导线之前往后退一点,那么就会在高压线和屏蔽服之间产生电位差,随之而来的是强劲的电流,后果将不堪设想。”带电作业班副班长安锋介绍说。

塔下,也是一片繁忙。带电班班长饶建彬不断通过耳麦给王利华提供指示,4名地面人员通过王利华携带的14毫米粗蚕丝绝缘线,把更换间隔棒的工具和预绞终丝传送给王利华、叶天辉。

16时16分,王利华、叶天辉顺利地修复了4根断股的子导线。王利华说:“抓稳了之后我就放心了,当时感觉比低海拔带电作业的耳鸣要严重,不过要比想象中好。”这次作业,王利华对高海拔地区带电作业有了切身体会,圆满完成任务后,他更有底气了。

17时,带电作业人员安全回到塔下。阳光洒落在铁塔上,溢出银灰色的光晕。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