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科说,新浪进入智能家居领域的逻辑在于:新浪微博最开始做音乐、书籍、话题等虚拟物品,一个人喜欢过什么电影,喜欢过什么音乐,都是基于兴趣的关系,“如果将这个物品“如果我们的社交网络构建了兴趣网络,甚至消费水平都能够体现出来,以此来推荐内容便是一个很好的产品。”江科对记者说,新浪此举所潜在的商业模式主要仍然是卖关联性的广告词,同样的道理,如果知道家里的空调坏了,就可以给你推荐维修服务,或者其他关联商品,“如果可以进行用户的数据收集,这样一来数据的价值,就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了”。
智能家居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无非就是广告、电商和游戏收费,新浪此举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目前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家居行业的商业逻辑:抢占客厅和用户时间,进而售卖广告。
而江科也对记者表示,新浪微博从2012年初就开始进入物联网范畴,从早期的气象站到目前的空调,今后还会入驻空气净化器等其他家电。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巨头虽然拥有大量的用户和流量资源,但智能家居需要大量的线下部署和推广。互联网厂商单靠自身力量是无法实现智能家居的宏图大略,其需要家电厂商、安防厂商、芯片厂商的配合,才能起到阵营组织者的作用。
创业者忧虑泡沫化
“这一年半以来很多创业者进入了这个行业,但是这个市场远还没有形成企业化之间的竞争。”王昊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量的消费者需求还未被满足,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片蓝海。
王昊与其他两位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创业项目“幻腾智能”,便是近年大批入驻智能家居市场的创业者之一。
事实上,智能家居是一个平台,其本身就是一个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在这个平台上,所有的家电和门窗开关都可以被远程控制,实现智能化的应用体验,可以根据用户的自定义设置,进行各种各样的智能控制。
早在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就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乃迪克州哈特佛市CityPlaceBuilding时,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智能家居这一概念被推上前台。
但是即便智能家居概念很早就出现,却一直没有真正兴起可持续发展的浪潮。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国内2005年以后,智能家居市场却出现了功能被过分夸大而效果无法真正落地,产品不稳定导致用户高投诉率等现象。有业内人士表示,大约有20多家智能家居生产企业退出了这一市场,许多各地代理商结业转行。
理论上来说,智能家居的智能化,可以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