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智能家居:一个广阔的硬件创新市场 累计融资额7.7亿美元(3)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资本实验室 冉伟 王硕    2013/10/22 9:17:09  我要投稿  

5.地沟油发电

英国科学家正在通过试验,利用伦敦地下管道中淤积的油泥转化发电。据试验测算,这些油泥通过转换,可产生约130千兆瓦小时的能量,足够英国3.9万户中等规模家庭使用一整年。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Thames Water)已经宣布同2OC绿色能源公司达成协议,将共同在东伦敦建造一座全球最大的地沟油发电厂,产生的电力将用于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并将多余的电力并入国家电网。

6.藻类发电

德国汉堡正在建造世界上第一座藻类发电建筑。该建筑由Arup工程顾问公司设计,其外墙玻璃内镶有微藻类生物反应器,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种可再生能源向建筑供电。藻类玻璃外墙同时还具有隔热保温隔音效果。在德国,经过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德国新的能源战略转型目标:到2020年,德国35%以上的电力消费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提升到50%以上;而到2050年,80%以上的电力消费将来自可再生能源。这项制度的颁布,必将促使新能源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快速发展。

7.迪拜的追光建筑物

迪拜拥有充足的日照条件,格拉夫特建筑设计事务所(Graft Lab)为这个城市设计了一幢可充分获取日光的大厦。建筑物的向阳一面建有体积庞大的日照收集系统,与建筑物表面形成特定角度。光收集器装有自动旋转枢轴,可以随日照旋转,让建筑物尽可能长时间地享受阳光,达到利用日照、减少电和热能消耗的节能减排目的。

8.帝国大厦能效改造

纽约帝国大厦能效改造项目由克林顿气候行动计划(Clinton Climate Initiative,CCI)发起。该项目对建筑物外窗、暖气散热器、照明供电和隔热系统进行了技术处理;还对空气过滤装置、制冷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更新。除硬件改造外,大厦的能源管理方案和机制也做了调整,包括租户能耗管理,按需控制换气,增加数字控制技术等多个方面。根据已完成的项目进度测算,帝国大厦有望降低38%的能耗,每年节省440万美元能耗消费,并将在15年内减少10.5万吨的碳排放。

9.松下试验零排放环保住宅

松下设计并正在建造“零排放环保住宅”。其目的在于节能、创能和蓄能。这种住宅使用环保隔热建材和节能家电,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创能和蓄能方面,建筑物大量采用燃料电池和太阳能,同时利用蓄电装置对富裕的能源进行储存和再利用,从而基本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在其他方面,“零排放住宅”采用了自然换气和机器换气相结合,利用空气热能供暖;白天利用自然采光,夜间照明全部使用LED节能灯;厨卫全部采用节水设施;房屋大量使用高性能隔热材料等。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