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来说,智能家居的智能化,可以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王昊表示,只有当消费者能够接受他们的开关和其他传统家居能够数字化,智能家居才有生存的空间。
记者了解到,在国外,智能家居创业者除了卖设备,服务方面收费是大头,比如美国一家提供远程监控摄像头的新创公司Dropcam的商业模式就是如此。
王昊认为,从商业模式来讲,创业者可以通过改造传统家电甚至重型的家电来掘金。当前的市场创业者可以进行新的尝试,“比如我们现在自己研发的产品,完全无线的开关、温湿度传感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等设备都是从无到有的创造”。
不过,他认为,目前在国内,卖服务的商业模式还比较理想化。
在王昊看来,智能家居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比如说,目前联系各个行业缺乏统一的协议标准,面对市场众多企业只顾研发自成一派。无形中树立了“技术壁垒”,使得各家产品之间互不兼容。
“这个问题不容易得到解决。”一位智能家居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大型的家电厂商希望从政府发一个文件来统一标准,但是行业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比如对于很多设备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来界定。
王昊表示,从目前来看,一些协议所带来的用户体验能否被消费者认可,也是一个问题。具体来说,Wi-Fi和蓝牙不是为这种类型的设备所设计的,那么在应用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局限性;而电力载波通讯不是源于中国,在中国电网的环境下变压器和电表的能力都弱;而目前相对成熟稳定的是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技术,各家厂商之间虽然都属于Zigbee联盟,但是各自为战。
上述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家居行业与地产行业唇齿相依,房地产企业利用智能家居概念提高房价,而且传统家电厂商为了提高销量,非智能的产品也打着智能家居的旗号,“这个市场被这些厂商吹起来的泡沫也不小,创业者跟投资一样,必须充分考虑到产品的渠道、产品落地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