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建设智能电网 确保清洁风电送出去(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网    2013/9/3 9:32:33  我要投稿  

——核心关注——

清洁的风电,高耗能的“出路”

白城市风电资源禀赋好,但经济欠发达,本地用电量不多。不过,白城的困境并非孤例,我国能源“大省”往往是用能“小省”,甘肃、内蒙古等地也面临同样问题。

记者曾从兰州出发,经武威、金昌、酒泉、嘉峪关直至敦煌,途径的1100多公里河西走廊,一路上都是宏伟壮观的风电场,巨大的风车绵延至天际。这条古丝绸之路现被称为陆上“风电三峡”。

按照甘肃省建设河西走廊风电基地规划,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5年,装机容量达到1700万千瓦,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电基地之一;第二步,到2020年,装机容量增加到3000万千瓦,建成陆上“三峡”工程(三峡电站装机1860万千瓦);第三步,2020年以后视需要装机容量可进一步扩大,使河西走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基地。

如此巨大发电量往哪里去?敦煌市表示,建设氧化铝等高耗能项目,消化富余电力;铁合金产品电耗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以上,甘肃肃北县投资建设铁合金冶炼厂;酒泉市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市工信委发文称,2013年5月份酒泉工业用电量1.53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6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5.4%。工业用电量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高载能”企业恢复生产较好,产业电力消纳明显加快。由于甘肃省对铁合金、碳化硅、电石等三个行业的企业进行了重点扶持,酒泉市7台铁合金电炉1—5月累计用电量2.41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14倍。酒泉还建成投产了电解铝、多晶硅等高耗能产业。

——专家建言——

建设智能电网,确保“送得出”

有风发电、无风不发的风电,有太能光发电、无太阳时不发电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曾因发电不连续、不稳定与要求恒定的电网发生了冲突,一度被称为“垃圾电”。

孙锐说,在欧洲等国,为解决风电等不稳定问题,一般是水力和天然气这样能“即开即停”的能源来“调峰”。比如当风力发电多于电网需要时,用多余的电把水从下池水库抽到上池水库,将电能转化成重力势能储存起来;在风力发电不能满足电网需要时,再放水发电补充不足。或者当没有风的时候,快速启动天然气机组发电;有风时,停止燃气机组,使上网电力保持恒定。

但是水力“调峰”需要特定的地理条件,而且白城市十年九旱,还要保证农业灌溉用水,水资源紧张。“我国天然气较匮乏,居民用气还存在不足,难以用于大规模的风电等调峰。”孙锐说,我国煤炭储量较为丰富,甘肃、白城等地采用火电调峰,但燃煤发电机组启动慢,一般需要2天时间,难以用于调峰且浪费巨大。

因此,孙晓东呼吁,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增强风电送出去的能力。“智能电网不仅能调控发电侧,还能调控用电侧,用电侧配合发电侧进行负荷变动,更有利于送端和受端的平衡,发挥发电设备和电网的最大效益。”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