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这样呢?事情的关键不在于企业位于产业链的上游或下游,也不在于一两项技术的掌握,产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竞争的核心不再是掌控技术本身,而是能否控制产业生态。所谓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说白了就是要争当“老大”,这样才可以设计出有利于自己的商业模式。每个产业体系的背后,都有各自的技术平台。谁控制了技术平台的主导权,产业体系就由谁来控制。比如Wintel的“卖升级”,苹果的整机加苹果店,谷歌的搜索加广告。乔布斯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始终坚持自成体系,坚持软硬件一体化,甚至拒绝了微软用Windows平台支持苹果,最终实现了比Wintel系统更好的用户体验。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国IC产业受制于人、进口替代难以实现的局面,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才是根本。
要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最关键的是要建立起自主可控的技术平台。一是基础硬件要能提供支撑。比如CPU、桥接芯片的自主掌控。计算机主板是以桥接芯片为中心,CPU也是桥接芯片的外围部件。英特尔一直通过桥接芯片来控制产业链,并在CPU和桥接芯片的接口方面安排了若干专利。二是基础软件要能统一技术规范,形成合力。微软与英特尔携手统治PC时代,可见基础软件的重要性。目前,开源社区的研发人员比微软还多,但是没有形成合力。想要形成合力,需要分析国产基础软硬件产品间的接口关系,梳理各产品适配优化的工作方向;明确各产品的外部接口,建立相关软件层的接口规范;提高各单位间的工作效率,有效解决国产基础软硬件在应用适配中出现的各自为战、适配困难等问题。
当然,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绝非易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但是,千里之行始之足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IC已经到了正视这一切同时有所作为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