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企业为何守擂难?
为何湖北会造成“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局面,这与该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晚、相关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不成熟、主管部门培育意识欠缺等密不可分。
相关专家表示,从系统服务、运营、维护角度看,引导本土企业多介入智慧城市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武汉市智能交通年产值已达到10亿元以上,论规模在全国能跻身“第二梯队”;论科技研发能力,武汉市也处于相对领先,但不少技术转移却发生在江浙、广东等地。坐拥技术、市场两头优势,却没有发挥生产力创造财富,十分可惜。
湖北智慧城市“蛋糕”被外省企业抢占现象或许是全国大多数城市的缩影,有市场、有技术却无法创造财富,本地安防企业或将陷入尴尬境地。如何发挥本地企业技术和生产能力进而创造更多的财富,成为本地安防企业及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安企如何抢占“蛋糕”
智慧城市建设中,安防作为拥有成熟解决方案的行业,随着智慧城市试点的扩大,安防企业必然会多方受益,且智慧城市中的平安城市和智能交通等项目对安防产品的需求旺盛,会进一步促进安防行业的发展。目前智慧城市已在全国各个城市开展开来,安防企业如何把握核心优势,击败“外来客”,守住本土“蛋糕”的擂台我们有如下建议。
一、省市协会协助本地安企合力投标
目前全国各地大型安防企业寥寥可数,中小企业居多,对于他们来说,单枪匹马上阵毫无优势而言,地方安防行业协会作为重要纽带可以组织企业联合投标相关项目。众人拾柴火焰高,同一产品线不同产品的企业,或者不同类型模式的安防企业可以相互联合,资源优势互补,进而赢得本地安防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