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火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0亿千瓦,但是风电等新能源装机总容量还不到1亿千瓦,前景可期。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对记者指出,大力发展风电不仅是环保等客观需要,也是我国电力发展的战略选择。
尽管“弃风”导致当前风电行业在低谷徘徊,但去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又核准了4个国内大型风电项目,总投资高达572亿元、预计装机容量超过680万千瓦,足以见得国家对风电行业的信心。
《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我国投入运行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900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在全部发电量中的比重超过3%。
而2012年中国风力发电量为1004亿千万时、装机容量逾6000万千瓦——从这一数据来看,风电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远未到真正过剩的地步。
缺乏规划陷困境
欧阳昌裕近期对电力行业进行了初步审查,结果显示:去年全国风电利用小时数为1929小时,比2011年提高了54小时。
“这之前各方面反映去年风电利用小时数比前年有所下降,我们的数据得出的却是相反的结论。但去年东北地区‘弃风’现象的程度的确比过去更加严重,酒泉、蒙西地区综合起来的小时数也比过去有所增加。”欧阳昌裕说。
之所以这些地区“弃风”现象严重,与当地的风电场建设缺乏规划密不可分。
譬如目前东北地区电力过剩50%的主要原因,便是规划缺失导致大量风电项目无序上马,以致发出的电力无法消纳,最终加剧“弃风”现象。
而酒泉、蒙西等地区虽然风力资源集中,但均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所发的风电几乎不可能在本地区完全消纳,绝大部分只能选择外送。
欧阳昌裕指出,这些地区的风电场在立项前就应该明确外送和消纳的地区,“是送往华北电网还是华东或华中电网?但这些事先都没有进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