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合作或签大单
中国能源需求量很大,美国则需要全球能源市场稳定,双方各取所需,易于在能源方面达成共识
实际上,已经有企业开始实施吴敏所说的策略,这就是2005年欲出资185亿美元竞购加利福尼亚能源企业优尼科的中海油。虽然当年中海油的收购计划因为美国国会议员的反对而落空,但是其迅速转变策略,目前已经低调地收购了几个墨西哥湾深水油田以及位于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的页岩油田和天然气田的少数股权,在美国立住脚跟。
如今,随着中美对话在能源合作上的进展,或有更多的能源企业找到突破口。
记者注意到,此次双方在能源安全会议上,就全球油气市场、油气供需信息共享及透明度、能源价格、油气贸易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的能源需求量很大,同时在新兴能源技术的研发上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而美国也需要全球特别是中东的能源市场处于稳定态势。”吴敏分析称,双方各取所需,有利于在能源方面达成共识。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每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都会达成数百亿美元的贸易协议,此次对话中除了气候变化问题外,只有能源合作的进展令人欣喜。
中国国土资源局此前已经发文,下半年中国能源领域招标马上就要开始,仅在液化天然气领域,中国就可能吸引庞大的外资公司进入。而且,在液化天然气领域,中国持续开放的趋势将不会改变,中美之间将进行深入的资本、技术合作。多名专家就此表示,此次中美在能源合作上签署“大单”可能性较大。
金融监管仍待推进
在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和美国货币政策稳定性,以及亚太地区互动方面,双方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上述方面,中美此次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另外两个议题也颇受关注,那就是中美在亚太地区的互动及金融监管改革问题。
不过,上述受访专家认为,中美此次对话在上述两方面恐难取得有效进展,尚待进一步沟通。
“美国把重心转向亚太的策略不会改变。”周琪表示,虽然中国强调了坚持地区性事务由本地区各国家商量着办,在亚太不挑事、也不怕事的态度,但是美国内部对美在亚太地区的布局较为认可,认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美国需要亚太国家认识到美国在该地区的重要性。”
吴敏认为,在亚太地区问题上,中美尚待更深入地沟通,“也许今后不会单方面强调其亚太战略,但是中美要达成共识,需要较长时间。”
与之相比,中美在金融监管上的改革有望率先破冰。据悉,在本轮对话之前,中国证监会正准备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一份对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审计文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杨春刚对记者表示,此举有利于打击“浑水”做空在美上市的中资股的举动。
不过,杨春刚表示,目前双方更在意的是中国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和美国的货币政策稳定性,“前者意味着良好的投资环境,后者则意味着全球是否能保持稳定的金融环境。在这些方面,双方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