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了解到全球各个国家包括一些地区的电网尤其是在电网智能化方面差异化非常明显,比如美国的智能电网主要是在配电和用电侧,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请问盖尔-拉夫特博士,美国在电网商业模式上是怎么做的?
盖尔-拉夫特博士:美国经历了一个转型阶段,过去我们在一些发电资产方面没有这么大的变化,几年前我们发现一些技术方面的突破,引入了很多天然气项目,也使得天然气大幅度替代了煤炭,本身可以说是我们在电网基础设施方面巨大的变化。
智能电网不光要实现它的智能性,而且应该是安全的。目前,我们正面临一些威胁和挑战,现在主要关注的是会不会由于有太多的数据、知识及系统而造成安全性问题陡然增大,整个系统遇到一些袭击的时候是否会出现关闭或者中断的情况。
当技术可以实现智能电网应用并能推动这种技术往前发展,对于公众以及公众的代表如美国国会等进行资金分布的时候,会不会更加谨慎的确保这个技术本身不会由于我们操之过急而导致对于隐私的侵犯。我们应该更好的理解我们未来的远景,以确保我们工作的方式不光是智能的,而且也是安全的。
主持人:请问周意诚教授,日本在电网商业模式上有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国内借鉴的地方?
周意诚:关于智慧城市或者智能电网的商业模式,现在是一个难点。以前日本很多国家项目,国家投资一半,企业投资一半,技术积累以后,那个地方就成为了展览馆,这足以说明这个商业模式是失败的。现在日本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以后的国家项目里,将不再只重视实验阶段,在实验以后的运行阶段仍要提出一个可行规划。
另外,日本最近在国际标准化方面比较重视,以前由于不太重视吃了很多亏,现在才意识到占领了标准就占领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