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将有助实现微电网生活化应用,透过建置家庭微电网监控介面与即时量测系统,并开发负载用电与再生能源发电量预测演算法,结合储能系统、电动车与未来时间电价机制,就可进行市电、负载、储能系统与再生能源的电力调度,满足用户节能需求。
未来,微电网将结合IEC-61850、电力线通讯(PLC)、ZigBee及无线区域网路(Wi-Fi),与多区域微电网或台电配电自动化平台做连结,建立混合式通讯介面于微电网监控介面与即时量测系统,以达成併网及多区域供电调度功能。
除通讯技术外,电网级储能系统亦是微电网电能管理重要的一环,供应商须整合储能与微电网监控介面、即时量测系统,才能在不同的微电网运转模式下达成动态电力调节,以确保微电网供电品质。然而,新电池的开发与复合系统的应用,除须研发新的化学配方研发与结构设计外,还须进行其特性与应用测试,因此测量、评估与分析各种储能技术是发展电网级储能系统不可或缺的要务。
核研所建置储电电池管理系统测试平台,主要设备包括有25kW充放电测试机、5kW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Battery, VRB)系统与60kWh磷酸锂铁电池组,并逐步建立储能电池与系统的测量分析能力、建立测试程序与标準,进行分散与集中化之电能管理系统(EMS)与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技术开发。
此外,核研所近期更投入全钒氧化还塬液流电池技术开发,包含离子交换膜、活性物质、双极板及流道设计、电池平衡控制系统(BOP)及密封组装技术等,并依据微电网及储能系统的特性进行整合测试及应用,提供分散式再生能源微电网之能源有效调节运用。
台产官学研全力推动微电网
目前台湾的经济部已提出智慧电网总体规画方案,而国科会能源国家型计画中,亦已列入智慧电网主轴计画--微电网先导计画,同时也与国内学术单位合作,包括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中正大学、中塬大学、台湾大学、台湾科技大学、成功大学、清华大学、义守大学与联合大学等,全力培育国内微电网领域的专业人才,以加速推动未来微电网建置及前瞻性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