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并网了,但是微电网发出来的电还是很难送入大电网。”陈先平表示,电网公司在其中设置了很多障碍,以发电质量不好,对火力发出来的电有污染等各种理由,拒绝购买微电网的电。
目前,微电网只能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一些单位作为应急备用,比如医院、IT公司等。“一直以来,国网对微电网的态度是企业搞微网技术、项目都可以,但是不能全面推广。”杨洋表示,双方仍处于博弈阶段。
回收期长
由于微电网短期内无法大范围推广,这也导致微电网发电成本始终居高不下。电价高,又使得高成本投入的微电网项目投资回收期拉长。
以深圳微网能源管理系统工程实验室项目为例,装机容量100万千瓦,采用直流交流双层系统,项目光伏板成本为50万元,电池为54万元,再加上逆变器,硬件成本已经超过300万元。按照自发自用方式以1元每度电价计算,该项目至少需要10年时间才能回收成本。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某高管表示,由于微电网投入成本高,回收周期长,目前大多数项目基本上只有依靠政府补助才能盈利或者不亏损。
微电网的发电成本包括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控制系统两部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分布式发电成本尚高,更不必说微电网。
尽管光伏组件价格自去年底以来快速下降,但微电网控制系统同样价格不菲,尤其是其中的储能系统投资成本较高,一般而言,锂电池需要充放电6000次才能收回成本,这已经大大超过锂电池的使用寿命。而储能系统仅仅占到整个微电网控制系统成本的三分之一,此外还要加上变配电设置和控制系统,最后微电网的后期运维还要计入成本,微电网的经济性可想而知。对企业而言,在微电网市场发展初期,日子非常难熬。
《新产业》了解到,微电网项目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新能源公司、电力公司或电网公司,目前国内专门研究微电网项目的企业或机构并不多。
而且国家电网许继电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兴还坦言,公司目前并没有花较大精力投入到微电网工程当中。
微电网项目似乎不怎么受重视,原因在于经济效益,只有当传统火力发电价格上升,而微电网成本下降,两者达到一个平衡点的时候,电网公司才会考虑采用微电网发的电,微电网才会大范围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