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目前,以特高压为代表的跨区远距离、大容量送电已成为国家电网的显著特征。与此同时,清洁能源快速发展、集中投产,其电能消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特高压跨区送电能力,积极接纳清洁能源并网,为全国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洁能源集中投产
国家电网积极消纳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推进,清洁能源取得快速发展,国家电网供区电源结构正发生着重大变化。2012年,新增风电装机1155.45万千瓦,同比增长26.30%;新增光伏装机78.6万千瓦,同比增长37.19%。火电装机占比下降,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呈现出“一降多升”的电源结构变化趋势。
2012年6月,中国电力行业的一条新闻引起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国家电网调度范围达到5026万千瓦,成为全球接入风电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电网。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就此做出重要批示,肯定国家电网公司服务新能源并网工作,并提出了更高期待。
公司积极支持甘肃风电基地、青海光伏发电基地等新能源基地建设,并投入巨额资金研究技术、建设电网。统计显示,2006年以来,公司累计投资500余亿元,建设风电并网线路2.5万千米,新(扩)建变电站420座,建成甘肃酒泉风电基地750千伏送出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以及覆盖26个省(区、市)全部570座风电场的运行调度监测网络。
在风电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大电网运行大风电的能力持续提升。2012年风电发电量达9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2012年年底,公司经营区域内风电并网容量达到5554.3万千瓦,“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地区风电并网容量达5084.5万千瓦,约占总并网容量的92%,其中,蒙东、甘肃、冀北和蒙西4个地区风电占比超过20%,且有9个省级电网的风电成为第二大装机电源。当年,公司累计消纳风电量9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9%,高于风电装机增速约7个百分点。
目前,公司风电消纳能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2年,公司通过落实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完善风电功率预测预报系统,健全风电优先调度机制,加强风电优先调度工作,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和发电计划,提高了风电消纳水平。2012年,公司经营区域内风电电力累计11次创历史新高,风电日发电量累计10次创历史新高。蒙东、蒙西、甘肃风电瞬时出力占用电负荷比例最大分别达到84%、35%和34%,风电年发电量占用电量比例分别达到33%、12%和10%,与西班牙、德国和丹麦等国家相当。
如何减少风电弃风是世界性难题。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风资源集中、规模大,远离负荷中心,特别是“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灵活调峰电源严重不足,难以实现就地消纳。公司确立了“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工作思路,加快发展大电网,加强统一调度,加大跨区输电,在全国范围内消纳“三北”地区风电。
优化并网流程手续
服务分布式电源
根据国家能源局《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250亿千瓦时。重点在中东部地区建设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
分布式电源对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司高度重视分布式电源,于去年10月底和今年2月底先后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支持、欢迎、服务”的工作方针,提出“积极为分布式电源项目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为接入系统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接入公共电网的分布式电源项目,其接入系统工程(含通信专网)以及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公司投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