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出击抢占不同市场
“这个市场的空间太大了,好像一所大房子,即使进来100个人,谁也碰不到谁。”
神州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钱卫列的观点,多少表明了智慧城市竞争的不充分。
这种竞争的不充分,一方面来源于智慧城市产业链条的庞大,比如其涉及到IT、基础建设、云计算、泛在网络、传感器、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公众服务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以由诸多企业来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市场需求量的旺盛,毕竟,600~800个城市的规模,仅仅才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起点。
就产业链条而言,在面向公众服务方面,神州数码选择了布局扬州。
扬州市民卡是神州数码的第一个智慧城市项目。2006年,神州数码与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开始接触;2008年,双方在市民卡项目上达成合作协议。不久,扬州人用上了将交通、医疗、社保等信息集于一身的市民卡。它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方便市民使用的同时,政府还可以获得更全面及时的市民数据信息,政府的整体投资也大幅度下降。2009年,神州数码将与扬州市政府合作的模式成功复制到无锡、张家港、镇江等其他华东城市。
IBM在自己智慧城市的布局中,选择了担任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角色,在其提供的智慧城市案例中,为河南农机局提供调度系统的案例让人印象深刻。
河南农机局在收割高峰期常常无法控制人员和机器的流向,为此他们需要一套管理系统,能协调农忙时期对机器和人员的管控。IBM为其开发了调度系统之后,帮助全省20万台收割车完成了及时调度,且能通过GPS对车辆和人员进行定位,系统可以及时调配闲置资源到有需要的地方去收割,从而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除此之外,高德布局导航,抢夺移动互联入口。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各家都在抢夺自己最擅长的地盘。
交通医疗领域是抢夺重点
“智慧城市”覆盖产业广泛,包含了交通、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故而受益链庞大,谁能最先分享佳肴,便成为市场追逐的焦点。
目前来看,在智慧城市的布局中,医疗和交通是较为明显的两个重点领域。其中,城市智能交通很有可能迎来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据中国交通技术网数据统计,2012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达到163.4亿元,该机构预测2015年行业规模能达到301亿元。
在智能交通的布局中,各家巨头也争夺激烈,2012年,多个企业拿下“亿元级别”的大项目。海信以3.58亿拿下贵阳市交通视频监控管理平台项目;大唐电信与北京航天长峰以5.86亿中标遵义市城市报警与监控暨智能交通管理指挥平台建设工程;易华录签订河北24亿元智能交通项目。
此外,医疗又是继交通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行业,来自IDC(国际数据公司)的报告表明,2011年我国医疗行业IT花费是146.3亿元,同比增长28.9%,预测2016年我国医疗行业IT花费市场规模将达339.9亿元。布局智慧城市的银江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财报也证明,其智慧交通和智慧医疗业务收入正在快速增长,分别是2.41亿元和1.31亿元,同比增长均达30%以上。
可以预见,未来企业在智慧医疗方面的争夺必然也将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