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安晖所言,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有巨大的应用空间,也可以说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智慧和灵魂所在,之所以在各个城市应用推动有速度快慢、程度高低之别,原因在于各个城市、各个机构的管理出发点存在差别,他们更“在乎管了多少,而不是服务了多少”。
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栾文鹏坦言,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智能电网的工作,前端的智能电表安装很快,但后端数据整合还远跟不上。“普通用户家中已经安装上智能电表,但当电表只剩下最后几千与时电的时候,用户依然无法获得短信提醒服务”,安晖的心声代表了普通百姓对智能电网的最普通需求,不是技术做不到,而是缺乏这样的服务意识。
大数据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更多的能量,推动社会转型、经济转型、企业转型,要想从大数据中获益更多,需要机构、企业转变观念、理念,真正向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机构、服务型企业转型,只有这样,数据才会成为我们转型和创新的“新能源”。
破冰:从内部数据、问题切入
在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状态下的机构、企业都能够开启大数据之旅,都可以从大数据中挖掘更多价值。
对于机构和企业来说,实施大数据战略究竟应该从何处入手?
事实上从大数据中挖掘价值、从数据中获得洞察力并非高不可攀,在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状态下的机构、企业都能够开启大数据之旅,都可以从大数据中挖掘更多价值。
不久前,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与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对全球95个国家、26个行业的1144名业务人员和IT专业人士、20多名学者进行关于大数据的主题调研,并发表了研究报告《分析:大数据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白皮书,得出的关于推动大数据几大关键建议是:以“客户为中心”,制定前期“大数据战略规划”、制定全面完整的企业“大数据蓝图”,从现有数据入手,设定并完成短期和阶段性的“大数据战略目标”;根据业务优先级,逐步建立分析体系,循序渐进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定制可衡量的指标,分析大数据投资回报率。
从现有数据入手、以拥抱客户为中心为出发点,基于这样的需求来推动大数据实施。在杭州,整合了“五位一体”(公交车、公共单车、地铁、水上巴士和出租车)公交体系的“交通·杭州”信息服务已经可以向市民提供很多便民服务,市民可以用手机实时查询正在等待的公交车几分钟到来、实时路况、道路通行速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