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油的发电成本是烧天然气的4倍,“备用”电厂的设备一般较老,排放更是天然气厂的数倍。这样一来,消费者先要掏钱补贴再生能源,再要掏钱补贴电网公司启用老电厂的“亏损”。由于启用老电厂,排放增加,消费者也没有得到减排好处。这样的政策循环,使德国家庭的电费年均增加150欧元,而减排效果却大打折扣,显然难以为继。
欧洲电力市场的另一种扭曲是,欧盟各成员国得到的免费二氧化碳排放量太大。自从美国大规模开采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以来,其国内对煤的需求锐减,煤价暴跌,不少欧洲国家趁机购进了大量美国煤。据统计,有些欧洲国家去年的燃煤量同比增长了50%,二氧化碳排放也随之攀升。
在上述背景下,欧盟“绿皮书”出台,正是为了引起欧洲各界对欧盟电力市场“扭曲”的关注。然而,这种“扭曲”的背后,往往有成员国的切身利益。欧盟的职权是制定能源战略框架,选择何种能源则属于各成员国的主权。在这样一种政治构架下,“绿皮书”能在多大程度上纠正或舒缓“扭曲”,人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