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低压变频器行业,规模经济非常重要。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才有可能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力。2004-2005年以前,由于市场快速扩张,部分中、低压变频器的生产企业虽然只有作坊式的生产规模,有些企业甚至不具备必须的检测设备,但仍然能够生存并有不错的效益。随着行业的逐步成熟,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销售价格出现了明显下降。
从目前的的竞争形势来看,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即使可以在业内勉强生存,也很难适应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产销量小而无法在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方面形成大企业所具有的成本优势,利润日益微薄;更没有多余资金在研发上进行大的投入,实现产品升级,产品技术水平低下又反过来影响产品盈利能力和客户口碑,导致其发展严重缺乏持续性。因此,从规模经济方面看,我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的进入壁垒已从较低转为较高。
变频器属高技术产品,涉及电力电子,控制和信息产业等领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设计工艺及制造工艺上,中、低压变频器的生产都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因此对人才队伍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其研发队伍在软件、硬件、结构设计等方面均拥有理论和实践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相对来讲,新进入的企业要获得并组合好这样的人才队伍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从技术方面看,我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有较高的进入门槛。
另外,该行业的新进入者不得不考虑销售渠道。第一,工业品不同于消费品,很难快速建立渠道,要想进入已有的渠道,替代成本巨大,特别是排名前列的几大外资品牌以其突出的质量和性能表现,在国内市场已经取得了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在这种情况下,新进入者很难获得有效的销售渠道。第二,虽然中国中、低压变频器的应用领域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行业的新进入者在开辟新的市场和销售渠道初期都需要有一定的资本作后盾,以逐步适应起初较长的代理商回款周期。因此,从销售渠道方面看,该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
从整体来看,早期由于国内中、低压变频器市场不成熟、产品价格高、用户对产品的认识有限等原因,新进入者获利和发展相对较容易,因此进入壁垒不高,这也是目前内资品牌众多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国内市场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近两三年进入壁垒已经大大提高,而现有一大批规模较小的品牌也注定会被市场逐步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