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官网上还显示,王健为北京大学化学学士及博士学位,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AllenJ.Bard教授组做博士后。曾在Nanoexa公司主持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拥有5项美国及欧洲发明专利及20余篇学术论文。而在钦雨科技,王健就是技术核心。
身处钦雨科技股东兼任副董事长、总经理等位置,王健又为何要离开?
黄标光表示:“虽然王健也是股东,但也和公司签了劳动合同的,2011年签的是五年的劳动合同,到现在也没有完结的。赣锋锂业说没有劳动合同关系完全是假的,我们已经有证据在手,王健是2012年4月2日同赣锋锂业签的三年期劳动合同,这份证据我们同时已经经过了司法鉴定,完全有效。”
核心人物王健竟是原告创始人
上市公司定增项目或将涉诉
劳动合同纠纷或许还只是表面,更深层次的还牵扯到赣锋锂业即将到来的定增项目。
黄标光向记者表示:“我们正在准备对赣锋锂业的第二场诉讼的材料准备工作。涉及到其现在所谓的定增项目中偷窃我们核心技术的问题,王健不仅把我们的技术带走还把我们在东莞实验室的数据也都删除了。同时跟着去的还有我们的总检测工程师曾怀政。”
赣锋锂业2013年1月4日推出非公开定增方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5.18亿元,用于年产500吨超薄锂带及锂材项目、年产万吨锂盐项目和年产4500吨新型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
黄标光则向记者表示:“年产4500吨的新型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的技术就是王健从我们这儿带走的。王健更是带技术入股,这个募投项目1.75亿,据我们所知,王健技术入股占有400万股。”
赣锋锂业则在定增公告中称,其是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工艺。
上海一位行业分析师则对此表示:“三元前驱体是现在一个比较热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拥有高比容量、成本较低、循环性能稳定、安全性能较好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正极材料。但是同样的目前来讲制造工艺复杂,而且成本较高。
黄标光则对其盗用自己技术坚信不移:“之前我们在2011年9月到2012年6月之间近9个月的时间里面花费超过50万收集赣锋锂业和王健之间的劳动合同以及盗用我们商业机密的证据,现在这些证据都在我们手里,同时,我们还了解到更多赣锋锂业有问题的其他证据。我们正在准备材料上报证监会和深交所。”